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厦门理工学院试水办学新模式:50%师资来自台湾

2015年05月14日 13:32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

  近日,厦门理工学院与台湾中华大学、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共建协议,开启两岸校校企“4+0”合作办学模式。新模式下,厦门理工学院将引进台湾中华大学的师资力量教授核心课程,学生4个学年都将在大陆就读。

  开启“4+0”办学模式

  陆意文是厦门理工学院的一名学生,她所就读的文化产业管理(媒体创意)专业属于闽台“3+1”模式合作项目。按照培养计划,第三学年,她便到台湾铭传大学学习。

  对比两岸高校的教学,陆意文感受到了课程设置与授课方式的差异:为了避免雷同,大陆高校大部分安排理论专业课,而台湾高校更多的是设置实践性课程,在培养的衔接连贯方面,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大陆高校课程考核以考试为主,台湾的高校则基本采用小组合作作业的形式,这也需要学生进一步适应。

  陆意文说,在台湾的学习增加了阅历,而且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新视角,但因为整班都是“3+1”项目的学生,在铭传大学还是一起上课,导致与当地学生的互动较少,无助于融入当地的生活。

  “大陆和台湾教学的方式不同,课程设置也有区别,衔接上如果有不协调,很有可能影响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厦门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黄如欣说,“3+1”合作办学模式在为两岸教育合作发展作贡献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

  “3+1”的模式,学生要分别在两地不同的两所高校学习。相关高校尽管会制定方案并按计划培养学生,但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对接协作。从目前大陆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来看,教师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意识弱。在生活方面,学生第三个学年刚到一个新的环境,需要时间适应,而第四学年又要返回大陆高校准备毕业论文与答辩。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赴台湾学习的效果。

  此次开启的“4+0”校校企三方合作机制,与以往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4个学年学生将全部在大陆就读。在教学安排上,将打破第一、二、四3个学年和第三学年分别由大陆教师与台湾教师授课的模式。厦门理工学院会引进台湾中华大学至少50%的师资力量,由他们教授核心课程。同时,相关课程会以台湾高校为主,按照他们的专业体系来设置,并且使用台湾高校的相关教材。这有利于大陆高校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新型应用技术型人才。

  此外,“4+0”办学模式下的学费会比“3+1”模式低,让更多学生负担得起。

  最想学的是办学理念

  业内普遍认为,地方新建的本科高校办学基础较薄弱,尤其是处在较大城市或发达地区,与本地研究型大学、部委属大学共存发展,面临着办学竞争和资源争夺的不利局面。去年6月,国家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厦门理工学院的定位很清楚,就是要建设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台湾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紧密,经验丰富。”黄如欣说,台湾中华大学位于新竹市高新区,是一家应用技术型高校,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产学研经验,尝试与该校进行新型校校企合作,可以引进其办学理念,推动相关规划落实。

  台湾中华大学代理校长郑藏胜表示,“4+0”校校企合作将不只是培养模式的改变,还将在行政团队、行政管理、教学等方面和企业进行共建。两校将共同构建创新、应用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机制,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都会从企业的需求出发,以培养企业中坚干部为导向。

  “他们来我们这里参与办学,有利于转变我们的观念,让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无缝对接。”黄如欣说,这次合作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技术发展趋势,紧密对接机械、光电信息等厦门及周边区域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选定机械制造、自动化、电子工程、光信息工程等产业相关学科,冠捷科技将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

  黄如欣说,厦门理工学院将在合作中借用贴近产业发展实际的经验和理念,与企业共同研制各专业能力标准,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潘抒捷)

【编辑:王诗尧】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