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写在香港回归祖国18周年之际:续写东方传奇(2)

2015年07月01日 09:0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写在香港回归祖国18周年之际:续写东方传奇(2)
羊年春节期间,人们在香港铜锣湾一家商场乘坐自动扶梯
资料图片香港金紫荆广场升旗仪式

  优势:丰厚“本钱”有助重新出发

  2015年评选出的首届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中,原籍南京的伍晶当选。5年前,抱着对香港市场的信心,在香港完成学业的她和丈夫开了一家国际礼仪公司。如今,夫妻俩的礼仪培训生意越做越好,从最开始的一节课只有4名学生,到现在每堂课有50到60名学生。

  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创业无疑需要面临高成本的压力。伍晶说,除了自身努力,香港这片土地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成功条件。

  “香港是个适合创业的地方,在这里成立公司手续简单,政府也会提供便利的条件。”伍晶说,“竞争和机会相对也很公平,我们就算是新公司,也有很多大公司邀请我们报价。我们对香港的未来有信心,这里还有许多商机可以开拓。”

  诚然,香港仍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独特优势明显。过去半年,香港GDP增速约2%,与同类型的发达经济体相较,这样的增速还算相当稳健。香港去年的CPI为3.5%,暂无高通胀之虞,也无通缩之忧。

  从就业来看,香港失业率过去一段时间长期维持在3%左右的较低水平。全球最大会计专业团体之一澳洲会计师公会6月底发布的调查显示,在接下来的6个月,香港就业前景良好。4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公司将会增加在香港的员工人数,这是自2012年首次调查以来最明朗的就业前景。

  “没有普选不代表香港没有出路。香港的实力还在,制度框架还在。”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王振民说,只要把经济和社会民生搞好,法制健全,维护好香港的市场经济,香港仍然是很有希望的地方。

  回归18年来,香港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1997年至2013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实质增长3.4%,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按美元累计增长39.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数据,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位居全球第三十五位,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位居全球第七位。

  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依然稳固。根据2014年的统计,香港是全球第六大证券市场和第五大外汇市场,是全球第九大贸易经济体,还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和第四大船舶注册中心。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空港之一。  营商环境整体保持良好。香港是全球公认的最自由经济体之一。在世界银行对全球185个经济体营商环境的排名中,香港多年位居前列。

  “这些是香港的丰厚‘本钱’。”财经评论员梁海波认为,香港在营商环境上仍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法治成熟、高度自由开放、国际化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金融体系稳健、专业服务发达、政府廉洁高效、社会管理先进、低税制等。

  “内地扩大对外开放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香港的金融和高端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只要能把握这一机会,香港必将重新焕发生机。”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会长丁晨说。

  机遇:借力国家发展再续传奇

  香港人陈智豪的生活像个钟摆,频繁往来于香港与深圳之间。作为理财顾问,他为内地的个人客户服务,帮助他们投资香港的理财产品。

  “金融这个行业,在香港已经发展得很完善了。生意要做得更大,一定要到内地。”生于1985年的陈智豪说。

  2011年,陈智豪从香港来到深圳寻找机会。3年后,他带着客户资源、技术入股一家金融公司,成了联席董事。“内地本身创业文化氛围比较浓。很多行业还没有形成定式,有很多上升的空间,舞台很大。”他说。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教授廖柏伟分析说,香港取得非凡的经济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把握住内地改革开放的良机,善用背靠的腹地资源。

  例如,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将生产基地搬到珠三角,诞生了“前铺后厂”模式,为香港创造了纺织品、玩具、时钟出口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的佳绩;此后,香港经济转型,服务业与金融业成为重心,而伴随着内地经济增长,国企来港上市与内地游客涌入,香港也收获了上市集资额全球榜首、全世界最多游客到访城市等桂冠。

  展望未来,廖柏伟说,香港要把握机遇,积极寻求成为全球人民币离岸中心,以此打造与纽约、伦敦比肩的世界金融中心。

  “关键是要与国家同行,这是香港成功之道。”他说。

  “超级联系人”,这是梁振英最近一直强调的概念。意指香港是国家与世界之间的“超级联系人”,联系领域涉及贸易、金融、科技创新及国家“走出去”战略。

  他说,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贡献会愈来愈大。特区政府和香港各界将全力以赴,为国家和香港的共同发展出力。

  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在北京签署,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他表示,香港要把握“一带一路”的机遇,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把香港经济带上新台阶。

  香港舆论指出,对于拥有众多得天独厚条件的香港而言,“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是“掘之不尽的金矿”。香港应借力国家发展,把自身在人才、融资、运营、专业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充分发挥出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明天太阳照常升起,香港又站在发展进程的新起点上。人们有理由相信,有中央政府、祖国内地一如既往的坚定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和各界人士齐心协力,把握机遇,共谋发展,定能继续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将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记者查文晔、牛琪、李凯、苏晓、陈寂)

【编辑:朱念】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