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人闪耀巴塞罗那 杨祝梁为黄强出走马来西亚

2013年07月24日 10:23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陈若琳(右)和搭档恍若两代人。

马来西亚的南京籍教练杨祝梁。

  世游赛女子双人十米台,这个项目每个国家只能报名一对选手,可江苏人却在这个项目中豪取一金一铜。除了南通姑娘陈若琳稳稳夺金之外,南京籍马来西亚跳水教练杨祝梁带着他的弟子潘德丽拉与梁敏仪摘得双人10米台铜牌……

  扬子晚报特派记者

  刁 勇

  从未让江苏人失望

  流水的搭档,铁打的若琳

  昨天凌晨,江苏南通姑娘陈若琳又一次毫无悬念地登上了世游赛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冠军的领奖台。这是中国队连续第七次夺得世锦赛该项目冠军,也是陈若琳在世锦赛上的四连冠。

  值得关注的是,在陈若琳四次夺冠的世游赛历程,与她一起登上领奖台的搭档都各不相同。从最早的贾童到如今的刘蕙瑕,中国跳水队为陈若琳更换了四个搭档,唯有她像定海神针一样稳稳地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她在十米跳台的世界顶尖水平稳坐八年,堪称新的跳台女王。

  谁还记得女王身边的搭档

  胜王败寇是竞技体育的铁律。这一次夺冠之后,大家都只看到了陈若琳的成功,很少有人留意她身边那些失意者。当地时间22日晚上夺冠之后,陈若琳也是在别人的提醒之下,才一一回想起曾经与她一起夺冠的搭档。

  2007年,15岁的陈若琳与贾童搭档获得了墨尔本世游赛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冠军,此后的两年,贾童随着身体的发育,运动生涯进入低谷,而陈若琳则成功攻克了这个难关。2009年罗马世游赛,陈若琳的夺冠搭档变成了王鑫。后来,王鑫也是因为身体发育的问题,被迫离开。到了2011年上海世游赛,陈若琳的搭档变成了汪皓,两人如愿夺冠。2012年伦敦奥运会,这一对搭档又联手夺冠。 就在大家以为这两人会继续书写辉煌时,陈若琳的搭档又变成了16岁的刘蕙瑕。这位小姑娘一上来就展现出了不俗的心理素质。不少人认为,她这次的表现甚至要优于陈若琳。若能长期保持下去,她有望成为陈若琳的长期搭档。

  管不住嘴巴就换人

  陈若琳身边的搭档为什么总是换来换去?据了解,主要原因是她们没有熬过身体发育这一道关卡。有些选手因为体重增重过快,根本翻不动跟头,只能选择离开。而要控制住身体发育,最关键的问题是管住自己的嘴巴。

  在陈若琳这些搭档中,贾童是管不住嘴巴的典型。当年,她被从国家队退回省队的时候,体重已经达到100斤。墨尔本世锦赛的时候,她曾经在新闻发布会后把赞助商提供的乳酸菌一口气拿走了10瓶;冬训的时候又偷偷跑到超市吃糯米鸡……这些行为让教练欲哭无泪。当时与她一起被誉为“希望之星”的袁培琳也是如此。据说,袁培琳能够一口气吃5块月饼,还能一口气吃10根火腿肠、喝好几口蜂蜜……

  而陈若琳的另外一名搭档王鑫则因为从2010年开始,身高增长过快,难以完成高难度动作,无法控制入水节奏,而被迫改为三米板。在之前的三个搭档中,只有汪皓可能算是因为纯技战术配合上的问题,才离开了陈若琳。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身体发育期是最难熬的。当年郭晶晶和吴敏霞就是没有度过这一关,才从跳台改练跳板。

  10米台“阵地”不会丢

  22岁的陈若琳是难得一遇的跳水天才之一。从14岁开始至今,她夺取了15个世界冠军或奥运冠军。“我自己都没想到能坚持这么久,但就是过了这么久之后,一步一步这么走下来,也享受跳水给我带来的乐趣吧。”当记者问陈若琳未来会不会“弃台改板”、像她的前辈们那样,得到的回答却是:“如果我还留在这里,那么一定是在跳台上。”

  在比赛开始之前,扬子晚报记者曾问陈若琳有没有想到退役的问题,她很干脆地回答:“没想过。”那么是否愿意去超越郭晶晶或吴敏霞,从时间和成绩上?她认真地想了想,回答说:“我愿意向这个目标努力。”

  陈若琳昨天夺冠,可评点有三:一、这是八年内她第四次换搭档,但无一例外都取得了金牌;二、这是她个人职业生涯的第15金,也是她在女子双人跳台上实现的“十年冠”;第三,中国跳水继续延续着女子双人10米跳台七连冠的演绎。这些纪录,无一例外地证明了陈若琳八年来惊人的稳定和高水准。

  南京人也应该自豪

  我们的教练,帮大马夺奖牌

  昨天凌晨,世游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决出冠军,“长青树”陈若琳和新搭档刘蕙瑕为中国跳水队再摘一金。不过,比起陈若琳的实至名归,马来西亚选手再度晋级前三名也十分醒目。让记者惊讶的是,带领马来西亚选手创造辉煌的,竟然是一位南京人杨祝梁。

  从第一到倒数

  杨祝梁的执教回忆很苦涩

  在赛后的混合采访区,扬子晚报记者拦住了马来西亚跳水队总教练杨祝梁,杨导得知记者来自扬子晚报异常兴奋,“我可是你们的忠实读者,我是老南京人了,房子还在孝陵卫南京体院呢。”乡情让杨祝梁敞开了心扉。他告诉记者,这是他带着马来西亚队员第三次登上世界大赛的领奖台。第一次是2009年罗马世锦赛,马来西亚跳水名将潘德丽拉与梁敏仪摘得女子双人10米台铜牌;第二次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潘德丽拉获女子10米台单人第三名,那也是马来西亚继羽毛球后历史上第二个站上奥运会领奖台的项目;第三次是现在,潘、梁二人又一次获得双人跳季军。“我个人当然希望有朝一日能拿下跳水冠军。”

  话匣子一开,杨祝梁的回忆就是苦涩的:“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带马来西亚队出国比赛的情景。那是2002年世界杯,也在西班牙,当时是塞维利亚。我们的队员入水时有一点点转体,结果裁判毫不犹豫地亮了零分。我在中国跳水队呆了10多年,带的队员出去就是争第一的;带马来西亚队,一开始竟然是倒数第一,而且不止一个项目。这反差太大了,我真的很难过。”

  受不了刺激

  出走马来西亚为弟子黄强

  可是,为什么好好的中国队教练不当,要背井离乡去南洋?这里有一段故事,杨祝梁的得意弟子黄强,曾是田亮的队友和搭档,他夺得过1997和1999年世界杯男子双人10米台冠军。可是,2000年奥运会时,黄强没能入选参赛名单。“那件事给我打击太大了,那段时间我差点被逼成了神经病。”后来,有领导说:“杨祝梁,以前是要实力、实干。但是,奥运会资格是全方位的竞争,只会练是不行的。这话让我学到了很多。”转年,饱受刺激的杨祝梁出走马来西亚,从零开始。

  “在中国,如果我把精力100%投入到业务,那就叫愚蠢。但是,现在在马来西亚或澳大利亚,我绝不需要请客送礼、打通关节,可以全心全意做事情。”

  沙漠建绿洲

  条件差也能出成绩

  可是,马来西亚跳水几乎没有任何基础。“你看,我2001年和2008年两进马来西亚执教,我们的跳水人口顶多还是几十人,这次我们来了十几个人,而我们至今顶多有8个人能够做完5套完整的比赛动作。跟中国队所获得的全方位保障相比,我们的条件算是很艰苦的了。这一次参加比赛,连出场和比赛的运动服都是临时化缘来的。”沙漠上建绿洲,是很费脑筋的。

  尽管人少,但是少部分人的坚持和坚韧才更容易让人脱颖而出。杨祝梁说,马来西亚运动员很能吃苦,也很听话。2009年罗马世锦赛,潘德丽拉与梁敏仪合作,夺取女子双人10米台季军,这是马来西亚历史上首枚世界大赛的奖牌;此次出征西班牙前,他率马来西亚队在广东集训了一个多月。现在,第一面铜牌已经到手。

  忠言送老乡

  陈若琳不适合改板

  旁观者清。中国跳水包揽金牌,到底对这项运动是好还是坏?杨祝梁很肯定地说:“国外选手与中国男子选手的差距在明显缩小,尤其是墨西哥、俄罗斯、德国和意大利。但是,中国队男子双人10米台(曹缘和张雁全)夺冠不成,纯属意外。”杨祝梁的口吻越来越羡慕:“世界在追赶中国跳水,而且不断拉近距离,但是中国跳水的整体优势还是很明显。比如一个细节,中国跳水选手一周可以训练十八九节课,但我们最多只有7节课。中国队这十八九节课是满打满算,我们只是见缝插针。”业精于勤,这话又一次得到验证。

  也许是老乡的关系,杨祝梁对江苏的陈若琳格外看重。他说:“中国运动员身体素质非常出色,陈若琳就是其中一个,她的运动生命还有很长很长,赶超郭晶晶等人,不算特别。不过,我不觉得她将来必须要由跳台改跳板(以适应身体发育),以她的身高不适合。”

【编辑:金鹏飞】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