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女篮全面落后日本 一年新注册球员就两人

2013年11月06日 12:23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新闻源头

  女篮日韩强势崛起新格局形成

  亚锦赛前矢志夺冠的中国女篮,最终仅获得第三名的成绩,这样的结果也令所有人深感失望。过去的六届亚锦赛里,中国女篮曾五次夺冠,在亚洲范围内开创了王朝。种种迹象表明,曾11次夺取亚锦赛冠军的中国女篮正走下神坛,欲要重新恢复霸权难度不小。

  前中国女篮队长宋晓波曾经说过:“和我们老女篮相比,我认为现在的女篮在个人技术上还需要提高。 ”她说这话是在2007年,如今,6年过去了,中国女篮的技术不进反退。这并非危言耸听,诸多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从本届亚锦赛比赛场面来看,中国女篮在技术上已经全面落后于日本队。

  柳继增也持这种观点,“其实近些年以来,不只是中国,世界女篮整体水平都有所下降。但日本女篮却是个例外,进步非常大。 ”看过比赛不难发现,日本队员已经可以熟练使用突破后的急停跳投这一技术,甚至还有非常需要手臂力量的小抛投,且大部分球员都可以单手肩上跳投,而反观中国队员则还是女性传统的投篮姿势——双手投篮。

  过去,中国女篮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韩国队。但是,韩国队秉承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靠快攻、三分、紧逼打乱中国队的节奏,寻求“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效果。而从本届亚锦赛来看,日本女篮却是敢于和中国队拉开了打内线,这是过去女篮在亚洲赛场不曾遇到的。

  即便如此,和日本队相比,中国女篮依然有着身高优势,但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中国队与日本队的比赛中,双方内线的得分对比是25∶44,其中16分都是老将陈楠砍下的。而日本混血中锋渡嘉敷来梦却轻松得到20分12个篮板,更重要的是,陈楠之后,中国队内线谁能与她抗衡?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女篮在助攻、抢断和失误的技术统计上,完全处于下风。在男篮兵败马尼拉之后,国内篮球界呼吁:未来中国篮球的选材应该放弃片面追求高大化,要注重培养有战术素养和篮球智商,尤其是有特点的球员。其实对于中国女篮来说,这也同样适用。但柳继增不无忧虑地表示,和之前的韩国队相比,日本女篮是一个更可怕的对手,这毫无疑问大大增加了中国女篮重回亚洲巅峰的难度。

  □本报记者/李 翔

  ■相关链接

  现状 一年新注册球员就两人

  据篮管中心竞赛部主任白喜林透露,上赛季WCBA联赛的国内球员注册人数为164人,新注册球员只有2人,青年队升入一线队的只有 14人。有圈内人士透露,WCBA大部分球队整年预算都不高,缺乏赞助商的球队一年只有两三百万元的投入,为节约成本,去较远的客场比赛都选择坐火车而非坐飞机,极少部分WCBA顶尖球员的年薪能达到CBA中等球队主力队员水平,但绝大部分替补、梯队年轻队员每月工资也就2000元至3000元。

  有圈内人士感叹,其实现在的初中和高中篮球联赛中好苗子不少,她们打球也能动脑子,但这些孩子最后都去考大学拿文凭,拥有的篮球技能还能在找工作时多一点优势。可一旦进了专业队,出来最多只是大专文凭,现在就算当个体育老师都得要求硕士学历。年纪一大,成绩出不来工作也就会成问题,还有些运动员因为脱离社会太久,甚至连找对象谈恋爱都成问题。“教育部门现在是和体育部门在争夺人才。如果体教能结合,运动员退役后的学历能有个保障,自身素质也能有所提高,那还能吸引一些运动员。 ”

  □本报记者/李 翔

  办法 想复兴得“以练促赛”

  在不久前结束的女篮亚锦赛上,中国女篮小组赛连负韩国队和日本队,半决赛再败于韩国队,最终仅名列第3,创下12年来最差战绩。中国女篮怎么了?中国女篮的未来在哪里?成为国内篮坛有识之士共同思考的问题。

  对于女篮的惨淡成绩,曾经有着多年女篮执教经验的辽宁篮坛名宿柳继增表示并不意外,第3名应该是女篮在亚洲的真实水平:“中国女篮最辉煌的时候还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以郑海霞为代表的老女篮人才辈出,不仅称霸亚洲,奥运会都拿过银牌。但随着老一代队员退役,中国女篮不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 ”

  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是中国女篮目前最大的尴尬,“你看辽宁女篮就能看出来,十几年前我带队的时候,陈晓丽还是年轻队员。可等陈晓丽都到了快退役的年龄,现在的年轻队员却没有谁能达到当年她的高度”。柳继增说,“辽宁女篮是国内传统强队,连她们都是这个状况,女篮的现状就可想而知了”。

  柳继增分析,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最主要的就是待遇问题。和男篮相比,女篮队员的待遇差别很大,优秀的男篮队员也许可以在职业生涯赚够钱,保证后半生衣食无忧,但女篮队员基本没有可能。而且现在和计划经济年代不同,女篮队员退役后往往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出路”,所以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练篮球。

  柳继增同时表示:“另外,国内部分女篮教练的执教方法也存在一定问题。我认为训练和管理是基础,所以我觉得‘以赛代练’是本末倒置,应该‘以练促赛’。打好训练基础,在比赛中发现问题,然后回到训练中解决,这才是一个好的办法。 ”不过,柳继增也坦言,由于薪酬水平普遍不高,这多少也影响了国内女篮教练的工作热情。 “我们那个年代讲究的是奉献,但现在,不管是队员还是教练肯定要考虑一些现实的问题”。

  □本报记者/李 翔

【编辑:卢岩】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