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都副秘书长谈青训 "催生"足球人口不只靠足球

2014年01月24日 14:52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中国没人踢球!“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喊了数十年,再回头,踢球的娃娃少,踢得了球的娃娃越来越少,足球人口完全拿放大镜来找。

  此次香河会议,中国足球的高峰论坛,青少年足球问题又一次摆在面前,并谓之重中之重。与会者无不“痛心疾首”:职业足球发展目标应更加具体,青少年培养体系的建立要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显然,青训已是国家足球战略中不容闪失的环节。

  作为全国最大地方足协之一的成都足协,在足球普及上卓有建树,但中国足球的通病依然存在。不管是足协,还是置身于足球产业中的足球学校,都还存在着难言之隐与无力感。换句话说,青少年足球体系是一个社会的系统性工程,仅靠“足球单位”去推动,恐难以支撑二十年后的足球强国梦。足协说>>

  书包变轻点苗子会多点

  “要说这么多年来实际工作中最大的矛盾,那就是当我们千方百计让足球走进校园之后,突然发现:原来足球苗子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踢球……我的意思是说,今后只有教育部门彻底敞开大门,让孩子们有机会走上运动场,所谓职业足球的青训,才不是一句空话。”成都足协副秘书长刘刚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青训,是刚刚结束的第十届足协会员大会的焦点议题之一,在成都本地,它发展的轨迹是怎样的呢?

  其实早在2002年,成都足协的相关人士就在摸索一条现行体制下,如何真正做到“体教结合”的足球发展之路,那时候,自然少不了遭遇其他省市同行的嘲笑,而到了今天,当成都足协培养出来的年轻球员们几乎在每一个年龄段的国字号球队里都有一席之地,嘲笑变成了效仿。

  校园里的学生们如果学业上不能减负,他们就根本不可能有时间来发掘自己的足球兴趣,或者说,有多余的时间来踢上两脚球,这一点,至今仍是成都足协的“心腹大患”,刘刚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中国人多,但是踢球的人比想象中的要少,拿成都来说,我们一年只能从一个年龄段的少年中选出那么20几个苗子,不是我们要求严,而是可供选择的面实在太窄了。”

  就是这一年20几个的名额,经成都足协推荐,将会进入成都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就读,到高三毕业之前,愿意走职业足球道路的,将会进入职业梯队,而不愿意的,将以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身份,100%地被几所大学提前录取。这,就是成都足协近十年来的一种培育模式。

  “很多家长后来都跟我们反映,一点都不后悔让孩子学踢足球。不为别的,至少他们高中毕业的时候,身体健壮,一眼看上去就是阳光少年!”刘刚说。

  另据透露,在成都的多所小学里都有一个共同现象:一到四年级,足球兴趣班人满为患,而到了五年级之后,这个兴趣班门可罗雀,因为任何家长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孩子能成为被选中的“二十分之一”,在这个前提下,小升初压力之大,使得很多本来优秀的足球好苗子提前就告别了绿茵场。

  华西都市报记者贾知若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