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校园体育绝不能因噎废食 岂能让安全成为借口

2014年04月08日 14:17 来源:中国体育报 参与互动(0)

  这几年,与久被诟病的青少年体质下降相并行的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思考,那就是我们的学校在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性户外活动、锻炼,甚至进行计划内的体育教学时,越来越谨小慎微,降低要求和难度有时还觉得不够,极端时甚至直接砍掉一些有风险项目。

  如果说现在的孩子鲜有机会与同学们一起去郊游、爬山还只算一个遗憾的话,那么在正常的体育教学中,因为降低难度和取消有风险项目,他们无法接受更多体育项目的启蒙和锻炼,则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个失误。

  如今,一些学校体育课上涉及器械、体操等有危险动作的科目已被取消,而鉴于一些在中长跑中发生的伤害事故,一些学校在开展中长跑项目时也开始犹豫。用一些体育老师的话说,体育课最好在操场上划个圈,看着学生们别出圈就行。这种对安全的病态追求不仅仅听起来像一个笑话,对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和未来发展也是极端的不负责任。

  当然,我们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在缺乏有效机制明确学生安全责任的条件下,学校、老师对安全红线的敬畏可以理解。但是,从负责任的“育人”角度讲,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无论如何是不可取的。体育教学活动容易产生安全问题,但不是只有降低难度甚至取消这唯一一个办法去解决,科学的组织、更细致的看护、到位的叮嘱,这些都能降低安全隐患,虽然做起来更麻烦,更费事。

  当然,这个问题之所以日趋严重,与家长和社会对学校体育产生的伤害问题的处理方式有直接原因。在对待孩子在学校、在运动过程中造成的一些小伤小病的问题上,家长、社会的不理智、情绪化被过分放大,这不仅伤害了很多并无太大责任的老师、学校,也伤害了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而这些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自己的孩子以及更多的孩子,无法再进行那些他们所急需的锻炼和学习,无法再均衡、全面发展、成长。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对人体的一种锻炼,运动伤病也是运动时无法绝对避免的,相对于专业运动,体育课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安全的体育活动了,即使产生伤病,也大多不会产生太大问题,它甚至并不构成“安全”这样的沉重话题。然而可叹的是,它现在却成为所有人的借口。(本报记者 蒋亚明)

【编辑:岳川】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