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乒联为促进发展实行“跨国配对” 名将反应谨慎

2014年05月04日 16:3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跨国配对”施行的最大好处,就是增加了非中国乒协选手获得奖牌甚至金牌的机会,不过从各方面来看,目前通过这条路拿世乒赛奖牌,困难还不小,甚至可能影响2016年奥运会的前途。

  奖牌能有促进

  随着昨天中华台北乒乓球名将陈建安拿到最后一分,中华台北队史上第一次挺进世乒赛团体赛前四,他们高兴地拥抱在一起。而赛后,作为队中主力的庄智渊,在谈到获胜的原因时表示,陈建安等一批年轻选手的提升进步,是他们的主要助力。他介绍,在台湾如果球打得好,是完全可以靠教球维持生计的,“一个月大约有10万的收入,折合人民币有一两万吧!”他说,“现在关注度在提升,因为去年巴黎世乒赛拿了双打冠军。”而他们的教练,也是庄智渊的哥哥庄智雄说,目前在台湾,对乒乓球的关注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次世乒赛台湾也在进行直播。只要能够拿到奖牌,确实对一个协会和一个地区的乒乓球推广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得真能拿奖牌

  其实,中国乒协倡导“跨国组合”的初衷也是如此。中国队总教练刘国梁说:“因为只有有了成绩,国家才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会有利于发展,通过这样的配对,让他们看到获得奖牌甚至金牌的希望,这样会让更多协会有积极性。”去年韩国公开赛上,张继科与韩国选手徐贤德合作,击败了另一对跨国组合马龙/李廷佑夺冠,确实让实验这种组合方式的国家看到了希望和甜头。不过,跨国组合因为平时不在一起训练,缺少默契,如果真的放到了高水平的世乒赛上,跨国组合能走多远也是一个未知数。

  名将反应谨慎

  对于跨国配对,去年曾经在乒联巡回赛上与中国选手尝过鲜的德国名将波尔,表现出了谨慎的欢迎。他说:“去年公开赛时我曾和马龙配对,所以如果能配对出战男双比赛的话,我希望能和马龙一起出战。不过教练也可能有自己的考虑,所以现在来说,一切还是未知数。”波尔的队友、另一位德国名将奥恰洛夫也表示,虽然他乐意与中国选手搭档,但还是需要德国乒协和教练最后决定。波尔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奥运会没有双打比赛,而团体比赛中有一分是双打,因而各支队伍为了备战奥运会,很可能并不愿意在奥运会前一年的这个时间点上,进行这种尝试。(特派记者李远飞)

【编辑:岳川】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