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德阿全线大比拼:核心梅西完胜 门将诺伊尔占优

2014年07月13日 11:55 来源:半岛晨报 参与互动(0)

  我们的赛前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很充分,我们会更加注重团队协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比赛。现在,我们距离最后的胜利仅一步之遥,我期待着世界杯决赛的到来,我希望我们能够夺得世界冠军。 ” ——拉姆

  世界杯决赛即将上演,德国和阿根廷冲进了最后的决赛。两队在各条线上究竟谁的实力更为强大?究竟谁会是左右比赛结果的队员?下面,本报就根据之前球队的表现,对两支球队的各条线以及人员做一个系统分析。

  核心对比 梅西完胜克罗斯

  射门(梅西9分VS克罗斯7分)

  梅西六场比赛共19次打门8次射正,收获了4粒进球。其中阿根廷与伊朗的比赛,正是梅西最后时刻的进球,才让阿根廷拿到了3分。而克罗斯同样是出场六次,他贡献了13次打门仅仅4次射正,收获了2粒进球,从效率上看梅西无疑更胜一筹。

  传球(梅西7分VS克罗斯9分)

  梅西在阿根廷队中的任务更多的负责最后一击,而不是串联球队,目前梅西共有252次传球,充分证明梅西不是一个合格的组织者。相比之下克罗斯尝试了498次传球,几乎是梅西的一倍之多,而这也是德国队不可缺少的一块拼图。

  突破(梅西9分VS克罗斯7分)

  相比个人作战能力,梅西无疑更胜一筹,目前阿根廷10号已经有62次突破,而克罗斯只有9次。但克罗斯遭受了11次侵犯,而梅西只比克罗斯多5次。

  盘带(梅西9分VS克罗斯6分)

  梅西的特点则是拿球突破寻找机会,这与梅西出色的盘带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每当梅西拿球总会有两到三人对其夹击防守,这给阿根廷其他球员创造了很大空间。而克罗斯因为位置关系并不能过多地拿球盘带,但克罗斯的脚下技术依旧十分出色,11次被侵犯就是最好的证明。

  综合得分(梅西8分VS克罗斯7分)

  阿根廷和德国的PK是一场个人和团队的较量,而梅西与克罗斯就是两支球队的缩影。梅西的个人作战能力无疑更胜一筹,而克罗斯在球场上的控制能力则是德国战车运转的关键。

  主帅对比 勒夫完胜

  领导力(勒夫8分VS萨维利亚6分)

  勒夫的领导力毋庸置疑,自2006年7月上任以来深得球员信任。阿根廷老帅萨维利亚世界杯首战后就闹出被梅西架空的传言,而小组赛末战被拉维奇喷水一幕也说明老帅在队内的威信不足。

  战术水平(勒夫7分VS萨维利亚7分)

  勒夫世界杯前确立了无锋阵的战术,但在对阿尔及利亚一役后,勒夫及时调整阵容,德国也顺利击败法国、巴西。萨维利亚以442阵形帮助阿根廷时隔24年重回世界杯决赛,其战术水平无可争议。

  纪律要求(勒夫8分VS萨维利亚8分)

  德国球员的特点之一就是严格遵守战术纪律,对勒夫的技战术安排也是言听计从。萨维利亚同样强调更衣室的团结和遵守战术纪律,尽管6战使用了4种阵型,但阿根廷球员却很好地遵守了战术纪律,改打边前卫的帕拉西奥和拉维奇从无怨言。

  临场指挥(勒夫6分VS萨维利亚7分)

  勒夫的临场指挥饱受诟病,小组赛被加纳两度破门,面对阿尔及利亚束手无策,都体现了勒夫临场指挥不利的弱点。萨维利亚临场指挥更为灵活,对荷兰的半决赛,伊瓜因、梅西、拉维奇猛攻右路更是成为萨维利亚临场指挥的妙招。

  综合得分(勒夫8分VS萨维利亚7分)

  勒夫执教时间更长,四分之一决赛的及时调整也让日耳曼战车全速前进。阿圭罗、迪马利亚的先后受伤以及谨慎性格,使萨维利亚逐渐采用更为保守的战术体系。综合考量,勒夫的执教能力稍稍胜过萨维利亚。

  门将对比 诺伊尔优势明显

  反应(诺伊尔9分VS罗梅罗8分)

  诺伊尔有着非常出色的反应速度,对法国时封出本泽马的近距离射门,对巴西时连续封出保利尼奥的近距离射门都证明了诺伊尔超快的反应速度。罗梅罗的反应速度同样很快,对伊朗时封出古尚内贾德的头球,对瑞士时封出沙奇里的劲射都说明了这一点。

  技术(诺伊尔8分VS罗梅罗7分)

  诺伊尔不仅有着出色的门线技术,脚下技术也极为出色,对阿尔及利亚的八分之一决赛,诺伊尔以19次禁区外触球展示了出色的脚下技术。罗梅罗的站位、预判能力出色,但往往有低级失误,脚下技术则明显不如诺伊尔。

  力量(诺伊尔8分VS罗梅罗8分)

  诺伊尔有着极为出色的身体条件,德国门将身高1米93,体重90公斤。而曾险些被招入阿根廷男篮青年队的罗梅罗同样有着出色的身体条件,罗梅罗身高1米92,体重86公斤。

  指挥能力(诺伊尔8分VS罗梅罗7分)

  诺伊尔的指挥能力曾一度受到诟病,但近几年大有提升,诺伊尔承认:“我要对我们的防守站位负责。 ”而罗梅罗无法承担起阿根廷防守核心的重任,萨维利亚也不得不起用更善于指挥队友站位的后卫德米凯利斯担任核心。

  综合得分(诺伊尔9分VS罗梅罗7分)

  以状态、技术、反应速度而言,诺伊尔显然胜过了罗梅罗,但阿根廷门将已经连续373分钟零封对手,对荷兰的半决赛时,罗梅罗2次封出了对手的点球。无疑,巴西世界杯决赛也将是两名门将的对决!

  ■交锋史

  德国与阿根廷继1986与1990之后再一次会师决赛。两队在历史上交战过20场,阿根廷9胜5平6负处于上风。不过在世界杯的6次交锋中,德国队3胜2平1负占据绝对优势。

  防线对比 德国略占优势

  抢断(德国7分VS阿根廷8分)

  成熟的球队,往往能够用积极的抢断破坏对手的节奏,巅峰时期的西班牙和巴萨,便是依靠积极的铲抢称霸足坛。六场比赛里,德国队的抢断次数为113次,成功 93次,成功率为82%。阿根廷队更是达到了130次之多,其中成功102次,成功率为78%。相比之下,阿根廷要更胜出一筹。

  头球(德国10分VS阿根廷7分)

  即便是放眼国际足坛,恐怕也没有球队敢跟德国比头球。让德国和阿根廷来比拼头球,着实有点太欺负阿根廷了。德国队的头球争顶成功达到了 86次,六场比赛里该项数据全部达到了两位数,其中2:1战胜阿尔及利亚之战是有 25次成功的头球争抢。阿根廷则是75次成功的头球争抢,其中在同波黑时全场仅有 4次,同德国的差距巨大。

  力量(德国10分VS阿根廷8分)

  尽管勒夫执教的德国队崇尚技术流,但德国队的身体优势仍然不容忽视。同样,德国队也是参赛队里身体优势最突出的。阿根廷队则并不是以身体优势见长,他们更擅长技术和速度,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方面,他们同德国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综合得分(德国9分VS阿根廷8分)

  两个队的身体优势对比来看,德国队无疑要占据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也令德国队在整体防守方面要明显优于阿根廷队。阿根廷如何弥补防守端的劣势,需要再尽点心了。

  半岛晨报、海力网巴西7月12日电 特派记者范宏基

  ■回顾

  德阿六次大战阿根廷仅赢一次

  1958年瑞典世界杯西德3:1阿根廷

  两队的恩恩怨怨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西德0:0阿根廷

  这是 “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参加的第一届世界杯,最终双方0:0收场。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西德2:3阿根廷

  这届世界杯让马拉多纳正式加冕球王。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联邦德国1:0阿根廷

  这一次笑到最后的是联邦德国。

  2006年德国世界杯德国5:3阿根廷(点球)

  德国人延续了长久以来在点球决胜中的良好表现跻身四强。

  2010年南非世界杯德国4:0阿根廷

  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全场比赛都毫无还手之力。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曾啸

  中场对比 德国战术多样

  战术(德国8分VS阿根廷7分)

  德意志战车是本届世界杯场均传球次数最多的球队,其次分别是西班牙、意大利和阿根廷,而德国58.3%的控球率仅次于西班牙。自淘汰赛以来,潘帕斯雄鹰一直采用433阵型,虽然中场人数不多,但这更坚定了他们稳固防守的信心。

  意志力(德国6分VS阿根廷7分)

  德国足球向来以意志力著称,但自勒夫2006年执教以来,德国队强调传控足球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意志力,而阿根廷人则在本届世界杯展示出出色的意志力,梅西、迪马利亚分别绝杀伊朗、瑞士,半决赛则点球战胜荷兰。

  综合得分(德国8分VS阿根廷7分)

  德国队的中场战术多样,在进攻时,拉姆冲到前面,顶替穆勒,后者则担任前锋。这一点令人防不胜防。相比之下,阿根廷更注重防守,所以他们中场三人更多承担防守任务,无疑会使中场的组织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梅西不断回撤拿球。

  锋线对比 阿根廷绝对强大

  进球(德国8分VS阿根廷6分)

  德国队6战打入17球,场均打入2.8球,是巴西世界杯场均进球最多的球队,穆勒、克洛泽、厄齐尔、许尔勒以及格策组成了无坚不摧的进攻线,德国队6场均有进球。阿根廷6战打入8球,场均仅打入1.3球,尽管拥有梅西、伊瓜因、阿圭罗和迪马利亚这样的顶级前锋,阿根廷6战96次射门也仅次于巴西。

  配合(德国7分VS阿根廷8分)

  德国的锋线由克洛泽担当,穆勒有时会突然插上,但二者联系并不多,还需要中场的支持。相比之下,阿根廷的锋线要默契许多,尤其是梅西会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他和伊瓜因的配合日臻成熟。

  综合得分(德国7分VS阿根廷9分)

  阿根廷因为有梅西,而使得球队的进攻的人员配置强于德国。德国任何一个人的发挥都足以杀死比赛。而阿根廷或许只有梅西有这样的实力。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