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篮险胜黑山队 主教练:防守不错进攻还需加强

2014年07月26日 14: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中国队球员赵泰隆(右)在比赛中上篮。

  携前一天大胜德国队的余威,中国男篮在7月25日晚迎来了本次中欧男篮对抗赛最后一个、也是最强的一个对手——黑山队。经过焦灼的4节激战,中国男篮以60比56险胜对手,收获中欧男篮对抗赛哈尔滨站的3连胜。

  5天前,在中欧男篮对抗赛首站的比赛中,中国队曾经以66比71不敌黑山队。异地再战,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显然不愿承受5天之内两败对手的尴尬,他们从一开始就打得相当投入。

  郭艾伦成为中国队进攻端的一把尖刀。与上一场相比,“郭少侠”本场并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组织上,而是增加了更多的出手机会。开场的7分里,郭艾伦一人独得5分。在第三节双方打成平手时,他又连续命中一记三分球和一个突破抛投,为中国队取得主动权。全场比赛,郭艾伦拿到全队最高的14分。

  进攻端有郭艾伦冲锋,防守端则更多地依靠周琦和李晓旭。“大魔王”这场比赛只拿到7分,但在防守端却送出了4记盖帽。李晓旭只拿到8分,但有14个篮板入账,成为本场比赛的“篮板王”。赛后的技术统计显示,中国男篮全队全场共抢下了36个篮板,远远超过黑山队的27个。李晓旭一人抢下的篮板数就已经占据了黑山队全队篮板数的半壁江山。全场比赛,黑山队在进攻端只抢到了3个前场篮板,足见中国队防守端的稳固性。

  总的来说,胜利当然比失败好,但是这并不值得骄傲太久,尤其对于中国队这么一支年轻的队伍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从这6场热身赛中,中国男篮还是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进攻端火力和稳定性的问题首当其冲。

  尽管郭艾伦、赵泰隆、丁彦雨航等球员的冲击力都不错,而且屡次能制造杀机,甚至会上演精彩的扣篮表演。但是,在比赛中中国男篮经常出现得分荒的问题。

  对阵德国队和黑山队的这两场比赛,中国男篮的8节比赛,只有1节的得分是上20分的。在10分钟的单节比赛时间内,中国队全队最少时曾试过单节只有12分进账的尴尬,最多时也不过是22分。两场比赛,一场只拿到69分,另一场更是只有60分。若不是防守端做得足够出色,以这样的低分去取得比赛胜利,并不容易。

  在持球人进攻时,队友的挡拆和无球掩护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本场比赛来看,中国队的挡拆质量并不高,无球掩护似乎形同虚设。哪怕出现空位跳投的机会,队员也仿佛是信心不足一般,出手经常无功而返。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宫鲁鸣直言:“6场比赛下来,在防守体系上,我们有了很大的学习和提高。”但提到进攻端时,他说:“在进攻时,塞尔维亚队的跑动和黑山队的经验,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记者手记

  人才济济 能力弱弱

  宫鲁鸣走马上任中国男篮主帅一职之后,曾用过这么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队伍——“人才济济,能力弱弱。”

  言下之意是:新一届的中国男篮,球员的天赋并不差,人人均具备一定的个人能力。然而,与王治郅时代、姚明时代、易建联时代的男篮相比,新一届的小伙子们还是难托重负,难挑大任。

  事实证明,宫鲁鸣的确是一个实事求是,敢于面对现实的人。

  外号为“大魔王”的周琦和号称“郭少侠”的郭艾伦,在这两站中欧男篮对抗赛中,均处处透露着其作为希望之星所应有的锐气。李慕豪和王哲林两位怀揣着NBA梦想的少年,身上隐约映射着王治郅、易建联等前辈的影子。

  CBA新科扣篮王赵泰隆更是堪称本次比赛的一大发现,他的三分精准而及时,扣篮更是赏心悦目。另外,丁彦雨航的持球空切能力颇为出色、许仲豪的跑跳能力也比较突出、“娃娃脸杀手”顾全的三分球同样颇受教练倚重。

  “人才济济”这个词用来形容宫鲁鸣的球队,其实并不为过。然而,那又如何?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没有一个人有着王治郅、易建联等前辈的核心统治力。这支男篮,归根究底是一支没有核心的男篮。虽然他们之中,每个人都是各自俱乐部的主力球员,但在国家队中,每个人都是“草根”。你很难发现,谁才是这支球队的第一核心,或者未来的第一主力。

  在各支CBA队中,外援才是头号球星。“翟晓川们”虽然是球队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但“马布里们”才是主角。这导致国内的球星没有太多挑起大梁、肩扛重任的机会,成长也相对较慢。

  当然,这群小伙子目前仍经验尚浅、年纪尚幼,可琢磨的时间还很长。充斥着“打架风波”和主场哨等争议声的热身赛级别的三连胜显然不值得太多的骄傲,但宫鲁鸣的球队可以从中汲取到的东西,将是这群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编辑:耿庆源】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