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奥"奇葩规则"颠覆竞技 "硬性"交流为项目好

2014年08月21日 08:3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几天来观看南京青奥会,记者发现了不少“奇葩规定”,比如不公布奖牌榜,不渲染世界纪录,比如把不同国家的选手编成一队,比如打完比赛的选手不许走,要留在青奥村交流。但这在国际奥委会新主席巴赫眼中,正是青奥会对奥运会的贡献。“未来的奥运会应该超越竞技,让人们找回运动应有的乐趣。”他说。

  “缩水”奥运会最懂青少年

  为中国军团拿青奥会首金的是广西女子举重姑娘蔡惠花,但中国队之后未对金牌库大包大揽。一个主要原因是国际举重联合会根据少年与青年的生长发育情况为青奥会做出的调整。

  青奥会的宗旨,就是做成最懂年轻人的奥运会。像举重一样,各国际单项联合会都针对青奥会的参赛选手特点,对项目的竞赛规程乃至小项设计方面进行调整。譬如举重在奥运会上共有男8女7共15枚金牌,而青奥会上仅设了男6女5共11个级别,还是介于青年与少年之间的综合级别。

  “硬性”交流是为项目好

  青奥会进行近一周来,出现在南京大小景点、体育实验室、青奥村文化体育小屋的运动员,数量远多于在体育场内比赛的选手。这源于青奥的另一规定:比赛结束的运动员,也要留到闭幕式后再走。这一规定很受国外乒乓球选手欢迎,他们有了和中国名将坐下来交流的机会。

  来自埃及的乒乓球选手阿拉·哈拉瓦尼参加过世锦赛等不少国际比赛,她说这届青奥会最大的感受是良好的文化交流环境。“比如在青奥村,有文化小屋,有运动员区域,在赛场上也有运动员区,都能够自由交流。”阿拉·哈拉瓦尼说。

  哈拉瓦尼的教练穆特告诉记者,青奥会结识中国朋友也是重要的目的。“比赛时间短暂,队员们对于不同的打法、不同的技术都来不及思考,赛场外的交流有助于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更好地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他说。

  最乐于见到这种交流的,是国际乒联项目推广负责人庞德。他表示,乒乓球比赛需要爆出外国选手击败中国选手的大冷门,“从电视收视率来看,中国选手对中国选手的决赛收视率并不高。这项运动国际化水平越高,就会越有人气。”

  跨国混合赛趣味大增

  青奥最奇特的规定,莫过于各种项目的跨国混合赛。从羽毛球混双,到击剑的洲际混合,再到田径的8×100混合接力,让比赛充满了奇妙色彩,也让采访惯奥运会的媒体摸不到头脑。几天比赛下来,记者发现这样的混搭确实颠覆了奥运会的竞技味道。

  在羽毛球赛场,所有混双选手都是抵达赛区后依靠抽签决定自己的搭档,这让他们的目标不再是金牌;击剑赛场上的洲际混合团体赛也令击剑选手们跨越了国籍、语言的差异,并肩为荣誉而战。观众看得开心,选手玩得开心,场边的官员们也很尽兴,显然这个设计很成功。

  作为改革的代言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日前在受聘成为南京体育学院名誉教授的演讲中说,未来奥林匹克运动就应该超越竞技,希望更多学校和家长将体育视为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代社会中,体育不仅帮助人锻炼身体,更教给人团队合作、尊重规则、尊重他人以及自律等社交技能,这些技能是成功的前提,也是政治界、经济界等各个领域成功人士身上必备的优秀素质。”巴赫说。

  本报南京专电 记者 褚鹏 供图/新华社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