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龙”一剑封喉 体操男队绝杀夺6连冠

2014年10月08日 10:1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一条“中国龙”在单杠上盘旋飞跃,出神入化,并绽放出夺目的光芒——那是伦敦奥运金牌得主,也是目前这支中国男子体操队唯一的奥运冠军、队长张成龙,当他成功落地之际,裁判打出了15.966的高分,上演“龙绝杀”,帮助中国男队以273.369分、仅0.1分的微弱优势神奇逆转,击败了前5个项目一直领先的日本队,赢得了2014年南宁体操世锦赛男团冠军,成就了中国男队自2003年以来的体操世锦赛6连冠,中国队也成为体操百年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男团6连冠伟业的队伍,更重要的是,他们报了仁川亚运会40年来首失体操男团冠军的“一箭之仇”,证明即使曾经受到了很大冲击,且队伍缺乏超新星,但中国男子体操仍处在世界顶尖行列。

  中国队出师不利 日本队一路领先

  中日之争仍是当今世界男子体操团体的主调,在刚刚结束的仁川亚运会体操比赛上,日本二队结束了中国男队对男团冠军长达40年的垄断。同样以一队出战南宁世锦赛,面对有3人出战伦敦奥运会的日本队,仅有张成龙一名奥运冠军压阵的中国队不容有失。

  在比赛中,自由体操和鞍马是中国队的弱项,中国队选手在起评分上就明显落后于对手,唯有尽可能缩小这两个项目的差距才能确保在后面4项比赛中完成反超。可惜中国队出师不利,程然在自由体操中就出现了重大失误,一屁股压到地上,加上日本队在鞍马上没有再出现资格赛的严重失误,两个项目结束后中国队落后对手3.583分。

  幸运的是,马上到来的是中国队的强项吊环,中国队选手在难度分上遥遥领先,表现也堪称完美,结果狂追回2分之多。跳马项目,中日两队难度持平,但中国队凭借更优质的表现又追回了0.3分。虽然在最强项双杠上,邓书弟出现了重大失误,但由于日本队的表现也不完美,因此中国队虽然未能在这3个项目上成功反超对手,并且在总分上落后对手0.991分,不过这3个项目上的得分,中国队都冠绝全场,总分已经升至第二位,并将后面的对手甩开。

  压轴的单杠项目是决定性的也是最惊险的,日本队率先登场,也许是觉得领先太多,日本队选手显得非常谨慎,因此动作不是很放得开,“全能王”内村航平压轴登场,求稳的他甚至将难度分从7.2下降到6.9,并且落地钉钉,就是想稳中求胜。随后,全部压力都落到了中国队身上。难得的是,中国队的小伙子们顶住了压力,邓书弟与林超攀都出色地完成了动作,为张成龙赢得了发挥的空间。张成龙登场之前,中国队只落后日本队15.866分,也就是说,张成龙那套难度高达7.4的动作只要能拿到高于15.866的分数,中国队就能在最后时刻扭转乾坤成功卫冕。

  队友们弥补失误 张成龙一剑封喉

  张成龙不愧是经历磨炼的奥运冠军,对于“成败在此一杠”的局面,张成龙说伦敦奥运也曾体验过,但那次是弱项鞍马,这次却是在自己的强项单杠。为此,张成龙赛后坦言,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拿到出场名单时,他看到自己只比一项而且是最后一个出场,就知道中国队要求他在最后时刻“一剑封喉”,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任务与责任。在登场前,他虽然知道中国队落后得比较多,但还是不敢去看计分牌,只想坚定能够击败日本队的信念。

  张成龙这位大哥不忘感谢队友,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可能根本不会给他留下任何绝杀对手的空间。的确,中国队这批新人在国际上名不见经传,而且有一半是首次征战世锦赛,他们的失误是难免的,但成功抢分弥补失误,林超攀比了5个项目,邓书弟更比了6个项目,比当年杨威参与的项目还要多,已经成为队伍的中流砥柱,即使像刘洋这样的单项高手也在吊环上不负众望拿到高分。

  赛后,中国体操队领队叶振南忍不住流下了热泪,他祝贺这些年轻人,称他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叶振南透露,为了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今年冬训发展了一批难度动作,令中国男队在本届世锦赛上的总难度比日本队高出2.5分,可谓“险中求胜”。现在离里约奥运还有两年时间,他相信中国队能够继续保持竞争力。

  中国体操男团金牌是2014年体操世锦赛在广西南宁决出的第一枚金牌,今天晚上将举行女子团体决赛,中国女队在资格赛中获得了第二名。本届世锦赛是明年举行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预选赛的资格赛,于10月3日展开了一连4天的资格赛,中国男女体操队顺利进入团体决赛,从而顺利赢得了明年预选赛的参赛资格,而昨天开始一连6天将决出男女团体、全能及各单项共14枚金牌。

  本报记者 周婉琪

【编辑:岳川】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