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退役军人在马拉松终点前倒下 抢救无效死亡(图)

2014年12月15日 09:1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退役军人在马拉松终点前倒下抢救无效死亡(图)
方勇倒地后,抢救已经来不及

  上周六,退役军人方勇猝死在珠海半程马拉松终点前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一个性格阳光,体格健壮,跑步经验丰富的跑者,怎么会在半程马拉松赛上猝死?而回顾2014全年,3起在半程马拉松猝死案例,全部是20-30岁的年轻人。医学专家认为,“半马”距离减半,但健康风险并不会减半。同样在珠海参加了比赛的长跑名将孙英杰称,持续的训练,良好的跑步心态,是规避风险的途径。跑友则呼吁国内马拉松赛,借鉴多年零猝死的东京马拉松经验,引入自动心脏除颤设备。

  危险案例

  倒在极点线上都是年轻人

  方勇猝死引发广泛关注,和他退役军人的背景有关。用网友的话说,他不是路跑菜鸟啊。但历数2014年3项半程马拉松赛猝死事件,全是20-30岁,并不乏经验的跑者。而同样参加了珠海半马的孙英杰透露,在出发时她注意到,在起点处就开始全速狂奔的,全是年轻人。

  这次珠海半马,孙英杰带着她训练营的10个学员出战,全部完赛。孙英杰说,因为参加比赛的人特别多,途中她并没有看见方勇倒地的一幕。她的体验是,珠海的赛道很平坦,天气也很好,沿途补水、医疗设施都很完善。但她印象最深的,是出发的一刻。“出发时大家疯了一样往前冲刺啊。这次我是陪着学员慢慢跑,所以没有奔着好成绩去冲。”她说。

  今年3起半马途中猝死事件,主角都是年轻人,孙英杰认为,相比年龄大的跑者,年轻跑者心态不稳,训练不扎实,所以更容易出问题。“首先年纪大的人自我保护心态强,难受了就歇歇;其次年纪大的人,跑比赛追求的是过程,年轻人追求一个结果和成绩。他认为自己20多岁就要争取名次,刷pb(个人最好成绩),这是不健康的。”

  孙英杰说,她虽然没有在比赛中途看到过猝死事件,但身边有熟人也在跑马拉松途中猝死。“很有经验的跑者,也挑战过百公里。记得他是在20公里徒步后参加了一站马拉松赛,结果发生了意外。我们也是一起比赛过的。现在想想可能是身体心脏本身存在毛病,再加上大运动量,强度过高。虽然他们身体很好,但有些隐患自己也不清楚。”

  2014年中国大陆举办38场马拉松赛,发生4起马拉松猝死事件。放眼世界,这一死亡率不算高,也不算低。研究显示,类似的猝死是马拉松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

  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马拉松比赛的死亡率是1/50000;伦敦马拉松27年来有71万人完赛,死亡率为1/89000,8人死于心脏病。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副教授菲玛及其团队从2000年到2009年的研究表明,28人在美国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或赛后24小时内死亡,绝大多数是男选手。

  菲玛结论认为,“在跑马拉松时的死亡极易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这并不常见,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尽管死亡率低,但世界上主要马拉松赛几乎每年都有噩耗传来。用业内人士话说,如何避免马拉松的运动伤害甚至死亡,“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文/本报记者 褚鹏

  专业说法

  “半马并非难度减半”

  许多人以为,半程马拉松应该比全程马拉松危险系数低。而专业人士和著名跑者则表示,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认识误区。中国著名耐力跑达人陈盆滨表示,其实目前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医疗保障做得还算不错。“最重要的,是参赛选手自己得建立足够的安全意识。”

  “我教育学员,要和全马一样,注意每一公里的体能分配,注意自己的运动能力,心脏的能力是不是够了。”孙英杰坦言,有些业余跑者,胆子比他们练专业的都大。“我们经受过训练,知道人的极限在哪里,知道身体什么样的状况就要慎重了。相反很多年轻跑者有些轻视马拉松。”

  陈盆滨说见过很多爱好者盲目地追求速度和名次,也有的是为了在朋友中炫耀,他觉得这些人都没有真正领会马拉松精髓。“我认为业余爱好者出意外的最大原因就是太追求速度,跑慢一点,马拉松还是很安全的。”陈盆滨说。

  至于普通人在比赛中该怎么区别何时坚持和何时必须放弃,陈盆滨说:“一般极点就是指乳酸堆积后出现的疲劳感,这是正常的反应,坚持下去可以度过极点。但一旦出现胸闷、心悸、出虚汗甚至有呕吐症状,就不应该坚持,必须立即停止。”文/本报记者 褚鹏

  现场回放

  退役军人在终点前1公里倒下

  珠海半马官方网站昨天称,比赛过程中,一名30岁的男性在距其出发点约20.2公里处突然倒地。3分钟内,医务人员乘坐救护车赶到,但在现场对其检查时,就发现他已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双侧瞳孔散大。在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后,立即将他送至就近的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进一步抢救,4个多小时后,他不幸死亡。

  当天上午10时许,方勇被人发现倒地。参赛者安仔称,事发地在最后一个T字路口前,“估计距离终点1公里吧,我看到情况不妙,大喊附近的警察过来,30秒内有5个人过来,其中有个人帮他按嘴,两个妹子帮助提醒后面跑者绕道,1分钟后来了约4名警察。医疗站距离出事地方400米,3分钟后我就重回跑道,大概跑了4分钟,就听到警车的警报声。”

  据了解,方勇身体一向很好,热爱户外运动。近两年还参加过香港两天两夜的徒步营,正常的运动量对他来说很轻松,每次运动完他也会在微信微博里秀出成绩。11月14日,他还以33小时45分的成绩完成了香港毅行者百公里徒步,为香港乐施会筹款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扶贫项目。没想到会在半程马拉松出意外。对于他突然离世,他的亲友均难以接受。文/本报记者 褚鹏

  救治要点

  心脏骤停有黄金抢救时间

  方勇发生意外后,接手抢救的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急诊科王主任称,对于心脏骤停,只有4-6分钟的抢救时间,而且即使立即进行抢救也只有40%的成功率。对此孙英杰表示,她已在自己的训练营推广抢救知识。跑友们也在分享东京马拉松通过设备实现零猝死率的经验。

  孙英杰介绍,她在训练课中,增加了对教练员和学员的急救培训课。“因为我们就在跑步阵营中。如果出现意外,我们就一定要知道怎么去救人。”她表示,她会让学员牢记几个关键要素。“第一时间就要知道,去做什么,怎么判断。比如黄金抢救时间,是倒下3分钟内。比如判断症状,跑者有时是上不来气,心跳太快,怎么帮助他们缓解快速呼吸,包括怎么按压胸部,都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

  国际田联官方统计的全球达标赛事中,东京马拉松最抢眼,从2007年创办至今零死亡。东京马拉松医疗救护总指挥田中秀治教授透露,秘诀是对CPR(心肺复苏)与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及时使用。

  东京马拉松组委会发现,几乎90%以上的长跑猝死者都是心脏出问题。即心室异常颤动后,心脏会短暂地停止跳动、停止供氧,而人类的大脑只贮藏了大约10秒的氧气。如果不能及时除颤,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至10%。如果10分钟后还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希望渺茫。

  为此组委会配备了66台AED设备,15个救护站,42名医生,70名护士,420名专业救护成员。医疗志愿者确保能在2分钟内实施急救。一部分体外除颤器还被安放在跟跑的自行车队上,保证黄金时间内消除患者的心室颤动。此外还有几十名急救医生选手。他们根据不同配速混杂在庞大的人流中跟着跑,为的是一有意外即能随时救助。事实上,在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也能常常看到这个如笔记本大小的盒子随处配备,以便对突发心脏病人进行第一时间自动除颤。可以说,东京马拉松的安全,得益于日本发达的公共卫生体系。

  文/本报记者 褚鹏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