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奥运会工作人员分享经历 期待冬奥落户北京

2015年01月30日 14:49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法制晚报讯(记者 张岩) 记住历史,才能正面未来。昨天,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再次出发:奥友助力申冬奥故事汇”活动在鸟巢举行,十位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工作人员分享了自己与奥运的故事。

  这十位“奥友”中,既有原奥组委各岗位的工作人员,也有奥运会志愿者。尽管分工不同,但对他们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记忆终生难忘,更加期待能见证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

  奥运是种成长

  曾任职于奥组委宣传部新闻处的耿诺表示,奥运会带来的印记永远也不会磨灭掉,“那时候我整天在鸟巢的施工场地上报道,直到现在我都能脱口而出鸟巢用的特殊钢材的名称——‘Q460E-Z35’。”

  北京奥运会时任职北区场馆团队服务副主任的武晓南表示,奥运会让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少。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曾因雨水延误,郑洁/晏紫组合参加的女双比赛一直到凌晨3点才结束。

  “可以说那时候大家都不是忙了一天,而是连轴转了24个小时。可是比赛结束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志愿者依然能面带微笑送走所有观众,雨水带来的影响也被我们提前做好的各种预案解决了,真是感觉那一个晚上就成长了很多。”武晓南说。

  奥运是种情怀

  对所有“奥友”来说,奥运会不光是成长经历,也是一种情怀。

  “从奥运会开始倒计时的时候我就开始写日记,一直到奥运会结束,总共有四十万字。可是我从来不敢翻看这些东西,害怕自己陷进去。”曾在奥组委场馆管理部非竞赛场馆处工作的夏杨说。

  曾在北京奥组委信息中心和奥林匹克大家庭饭店团队工作的饶杰,在奥运会结束后四年多的时间里都不敢想任何与奥运有关的事情,“觉得那是一个完美的、绚烂的梦,就这么结束了。”

  原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表示,像夏杨和饶杰这样的人并非个例,“国际奥委会有种说法,叫做奥林匹克综合征,就是他们这样。”

  曾在北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工作的曲怀,把奥运情怀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前我是白白胖胖的,最胖的时候一百七十多斤,经历了奥运会后,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我的内心,我开始跑步健身,现在是马拉松、越野跑和铁人三项的爱好者。通过奥运会,我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曲怀说。

  奥运是种期待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不少人是从原单位借调到奥组委,也有很多人毅然放弃原来的工作报考到奥组委。

  “我那时候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通过奥组委的考试后,毫不犹豫地去奥组委报到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担任工人体育馆团队运行秘书长的庄园说,“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到年轻人可以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如果奥申委需要我,我还是会义不容辞的去。”

  曲怀当时同样放弃了在新华社的工作,来到了奥组委,“我觉得奥运会特别能传播健康生活的理念,崇礼、北京搞的申冬奥活动,我会积极参与,从奥运、城市的文化、经济建设发展角度给身边的人讲解。”

  曾在北京奥组委体育部项目处、器材处、志愿者工作组工作的海振文用自己手头的数据,说出了自己对冬奥会的期待。“在2009年到2014年五年内,北京承办的国际赛事超过了建国后到2008年的总和,这就是奥运会带给北京的变化。”

  海振文期待北京通过举办一次冬奥会,来普及国内群众对冰雪运动的认识,“申办冬奥会不管成不成功,希望通过申冬奥的气氛,能带动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我会做好本职工作,组织冬季体育项目,推动冬季项目的发展。”文/记者 张岩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