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由“中国精品葡萄酒品评赛”引起的反思

2013年05月31日 10:15 来源:酒媒网 参与互动(0)

  5月11日,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联合酒媒网、知味葡萄酒杂志为烟台产区举办了一场“发现中国精品葡萄酒之蓬莱产区品评赛”,品评赛的专家团队中,集合了来自法国《费加罗报》葡萄酒专栏的酒评家贝尔纳•布尔奇先生(Bernard Burschy)、杰西斯罗宾逊的中国负责人施晔女士、法国Pain Vin公司董事长、前法国农业部高级官员、巴黎政治学院客座教授Alexandre LAZAREFF先生 、《知味》葡萄酒杂志创始人之一高翔。从结果上来看,由酒局牵头向蓬莱当地企业征集的酒样中,10款评分最高的产品脱颖而出,主办方所希望的鉴别产区特色并遴选精品佳酿的目的可谓初步达到,而这一举动也使“中国精品葡萄酒”再次成为业内的讨论话题。

  以产区为单位遴选佳酿的尝试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酒媒网策划此次活动的初衷引人关注,酒媒网总经理王江松告诉笔者,“之所以选择小范围的以产区为单位举办品评赛,并非是因为规模小可控性强,事实上活动中需要协调的事项一点都不会少于正规大赛。我们的目的其实也比较单纯,在与《知味》相互沟通后便决定邀请一批法国专家代表团来烟台产区走访一下,并举办这样一场旨在遴选产区佳酿、定位蓬莱产区个性的品评赛。”

  回想笔者曾经参与报道过的其他几个国内赛事,“以产区为单位,以定位产区个性为目的”的国际团队品评赛还是第一次见到。目前,国内的赛事大多不以国产酒为单独竞赛单位,所收集之酒样往往是国际性的,当然也只是由国内进口商提供,并非直接来自于酒庄选送。在官方语境中,大赛的目的大多是致力于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整体概况式反映,当然,除去搜集酒样的质量与数量须得到保证这方面的考虑,从最后结果给人的印象来看,容易令人相信“在国际化质量参照系下,中国本土也能酿造质量上堪与国外某知名产区相媲美的佳酿”或许也是重要原因。当然,这样做并无不可,甚至可以认为是当下最值得推崇亦需要加以把关提高的行业盛事。不过长此以往,“中国精品葡萄酒”势必会成为一个建立在相对比较的基础上的现象。

  笔者在蓬莱产区品评赛结束后与部分评委的交流中得知,发现不同产区的不同风格也是他们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蓬莱产区主动举办这样的活动也是促进自己个性化定位及发展的有益尝试。不过据部分评委反应,在几十款酒样中,质量的参差不齐甚至巨大的反差可能会影响最后结果的科学性,困扰国产葡萄酒发展的巨大瓶颈显然没法就如此轻易地绕过去。

  品评赛之后照例会有一个午宴,参赛酒样这时候会登上餐桌成为午餐的搭配,笔者因为迫不及待地揭开大赛成果的面纱,(事实上,品评赛结束后不久主办方就已经公布了结果,笔者更感兴趣的是这些选送的酒样能给人带来怎样的体验),于是按图索骥照着前十名名单逐个尝下去,有几名评委在拿到名单后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一旁安静的重新反馈。交谈中得知,这份名单在每位评委眼中都有出入,但却也能整体反应蓬莱的风格,不过或许很多酒企都有所保留,这种风格的体现恐怕还不够明显。

  其实,产区酒企酒庄参加此类活动并不是没有保留的,出于对第一届活动评委能力的怀疑,他们或多或少会选择一些差别较大或者品质中等的产品做为酒样。这种现实也被主办方提前想到,不过,酒媒网总经理王江松说,“这类活动我们会继续做下去,并形成稳定科学的品评规则,打消酒企、酒庄的疑虑,为产区的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正在成为现象的“中国精品葡萄酒”

  从蓬莱产区品评赛到中国其他产区类似的活动,在一条明晰的反应中国本土风格脉络下,笔者看到了正在成为现象的“中国精品葡萄酒”。不过,“中国精品葡萄酒”这一概念常常值得反思。

  “成为现象”是目前中国国产葡萄酒发展的主要任务,虽然业界对此的表述或许与本文有异。在行业的流行话语中,“中国市场正逐渐步入理性”,“中国的酒庄时代”,“发现中国精品葡萄酒”等等,都与“成为现象”的愿望相互连接,在某种程度上,前者甚至是后者在消费、生产及酒企营销方面的不同表现,而这也并不难理解。

  中国葡萄酒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近几年,市场也逐渐进入需要以普通消费代替奢侈消费的关键时刻,如何营销自己的产品首先面临的已经是消费者对葡萄酒知识的匮乏。在消费者眼中,葡萄酒“百面一体”,顾名思义,只是以葡萄作为原料酿造的酒精饮料而已。这种见解不可谓不对,甚至可谓直指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质,但共性的夸大难免令个性泯灭于无声。要知道,真正的市场经济是无法建立在同质化严重的商品交易上的,换句话说,消费者倘若不能区分一瓶罗曼尼康帝与一瓶正牌拉菲的区别是其品牌文化及风格的差异,那么以“变”为特征的市场交易行为就难以理性,每一款酒的真正个性价值就难以因为被赏识而获得认可。因此,行业要得到发展就必须强调所谓“精品”,而“精品”指的就是少数那些具有被辨认出的个性价值的作品。

  反观当下中国国产葡萄酒现状,中国国产葡萄酒是否需要通过对比来证明自己的个性?答案自然是需要,因为任何个性都只存在于相互对比并剔除共性之后的慧眼独具。但不可否认,在浩如烟海的葡萄酒世界,要寻找可供参考的价值体系并不好办。不过从质量口感这单一层面来说,寻找到这样的参照体系却也并不难。因此在当下,各种遴选佳酿的赛事便被推波助澜风风火火,而被这一波又一波的赛事推向观众视野的“佳酿”也如在走马赏花中以出镜的频率多少为人所知。所以,与其说“中国精品葡萄酒”是一个被认可的概念,不如说是一个被传达到大众意识领域的符号即现象更为合适。

  然而,将其称为“精品”却也会造成普通消费者只能膜拜而未必得偿所愿的后果,换句话说,在这些葡萄酒拥有较高的性价比以及普遍的销售渠道之前,所谓“精品”只能作为普通消费者耳听眼见的现象而无法成为大众消费炙手可热的对象。在这个层面上,各种以遴选“精品”为目的的赛事又会频繁遭遇尴尬。所以,无论怎样的赛事,或者何种以向消费者推介中国国产葡萄酒为目的的事业,都需要熬过这段先作为“现象”的当下,并确保国产葡萄酒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国人心中的形象也渐渐具有权威性。如此,现象才能担负起该有的责任,为中国葡萄酒在不必混杂进口葡萄酒的情况下也能完全体现卓越价值的未来铺就启蒙的道路。

【编辑:陈龙】

>葡萄酒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