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葡萄美酒飘香 法国:开启“香槟旅游之路”

2013年10月11日 09:3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新华社/路透

新华社/路透

  法国:开启“香槟旅游之路”

  □记者 李根兴 巴黎报道

  金秋十月,法国中北部香槟地区的葡萄成熟泛紫,进入收获季节。日前,记者驱车150多公里,前往马恩省罗梅里村,探访“香槟旅游之路”。

  “香槟旅游之路”是香槟地区为了方便游客探访葡萄种植园和香槟酿造工艺而开发的旅游路线,共设计了5条带有路标的路线,位于马恩省和奥布省境内。这些路线穿行于葡萄种植园,途经村庄和教堂,全程绵延大约500公里,沿途设有80多个接待点。

  从巴黎出发,向东行车一个多小时后,下高速公路,顺着马恩河谷,便可进入一条“香槟旅游之路”。在崎岖蜿蜒的乡村小路上,满载葡萄的拖拉机川流不息,两侧散布着一块块泛着白色的葡萄丛,人影或隐或现其间。

  法国葡萄酒专家洛朗·杜蒙尼与记者一路同行。他出生在香槟地区,一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不断向记者介绍有关香槟酒的知识。杜蒙尼说,香槟地区气候相对寒冷,加上土壤被白石灰覆盖,反射阳光强、渗水快,为霞多丽、黑皮诺和默尼耶皮诺三种葡萄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这三种葡萄是酿造香槟酒的主要原料。这里多为小块葡萄种植地,不宜机械作业,全部采用人工采摘。

  香槟酒历来是节日欢庆的象征,昔日曾是国王加冕典礼专用葡萄酒。杜蒙尼说,香槟酒定义严格,只有在法国香槟地区原产地出产的气泡酒才能称为香槟酒。该酒采用瓶内二次发酵法,又称“香槟工艺”,即将白葡萄酒装到瓶中,添加酵母,在瓶中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发酵,让酒产生二氧化碳气泡。

  晌午时分,记者抵达罗梅里村的帝堡香槟酒庄。酒庄主人塞巴斯蒂安·蒂博正驾驶着叉车,往压榨机上运送一筐筐采摘回来的葡萄。帝堡香槟酒庄从3日开始启动为期两周的采摘和酿造工作,蒂博的父亲率领50名来自波兰和法国北部的季节性工人采摘葡萄,他自己则带领15人的核心团队负责酿造,每天从早上6时工作至深夜。

  蒂博说,葡萄采摘后需马上去皮、去核和榨汁,不能过夜。随后,葡萄汁将装入不锈钢储罐中,经过15天发酵,变成白葡萄酒,过滤后就可进行调配了。调配是香槟工艺中关键的一环。多数香槟是把不同年份的不同品种,与不同的基酒混合在一起调配而成。调好的酒灌入大型橡木桶中继续发酵,到次年2月再灌瓶并放入酵母,进行二次发酵,产生气泡。再过大约一年后,这些香槟酒就可以上市了。

  “喝香槟时,最美妙的感受,大概是品着酒,看着香槟所独有的欢腾气泡。这些清明透亮的气泡闪亮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蒂博说,“尽管今年的葡萄质量总体比不上去年,但也是一个好年景。好年景有好期盼!”

  德国:邂逅“雷司令”

  □记者 商婧 柏林报道

  花香,果香,清甜,细腻,淡淡酸味———打开一瓶产自德国南部摩泽尔河畔古老庄园的雷司令,这样的元素会瞬间穿透人们的嗅觉和味觉。

  雷司令,被认为是起源并扎根于德国南部莱茵河支流摩泽尔河畔的白葡萄品种。它既爱阴凉,也爱阳光。在几乎是欧洲纬度最高的酿酒葡萄种植区,摩泽尔河畔的向阳河谷,错落有致地生长着德国人的骄傲———雷司令。同名的雷司令白葡萄酒曾被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视为“至宝”,也是现在爱酒之人公认的“白葡萄酒之王”。

  实际上,雷司令身世至今仍是个谜。但葡萄酒界公认它的故乡是德国。关于雷司令最早的历史记载是1435年3月13日,在德国莱茵黑森一个叫吕泽斯海姆的地方,卡森伯根公爵从一个叫克莱菲舍的人那里购买了6株雷司令葡萄树进行培育。

  晚熟,是雷司令相较于霞多丽等其他著名葡萄品种的一大特点,通常10月中下旬才逐渐开始采摘。记者日前因为需要买酒偶然来到柏林最大的酒窖,幸运地感受了一下这种古老白葡萄酒的魅力。

  “我很喜欢雷司令,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白葡萄酒,喝起来酸酸甜甜,感觉很舒服。”酒窖引导员西尔克女士在谈到雷司令时这样说。

  西尔克告诉记者,素有“啤酒王国”之称的德国,其实也是世界十大葡萄酒产地之一。主要产区分布在莱茵河和摩泽尔河流域,摩泽尔、莱茵高、普法尔茨和莱茵黑森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产区。德国葡萄酒产区基本在北纬47度至52度之间,靠北的地理位置使德国的气候比世界其他葡萄产区国更冷,也使德国的白葡萄酒产量比红葡萄酒产量高。

  西尔克讲到德国的白葡萄酒时,格外自豪,穿梭在酒架前详细介绍着。她说,德国的白葡萄酒种类丰富,从半甜型的清甜白葡萄酒,到甜美醇厚的贵腐葡萄酒都有,还有制法独特、产量极小的冰酒。在西尔克推荐下,记者品尝了一杯“晚收”雷司令,入口清爽,甜而不腻,酸度合适。刚入门的品酒者也可以分辨出它那浓郁的苹果香。

  西尔克说,德国葡萄酒有4个等级:日常餐酒、地区餐酒、优质餐酒和高级餐酒。高级餐酒是最珍贵的,在酿造过程中不允许加糖。根据葡萄成熟度不同又细分为6个等级:小房酒、晚收酒、逐串精选酒、逐粒精选酒、逐粒精选葡萄干酒和冰酒。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甜中带酸,爽口但不刺激,尤其受女性欢迎。德国顶级的甜型葡萄酒基本都是用雷司令酿造的。

  德国雷司令的栽培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雷司令的第一次衰落要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德国酒农受所谓科学潮流影响,企图用物理、化学测量来代替人的嗅觉和味觉,特地培养了很多早熟、高产、抗病能力强的杂交葡萄品种。晚熟又相对“娇气”的雷司令的地位大大动摇。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德国酒商无所顾忌地大量生产甜味勾兑葡萄酒以供出口,更给雷司令致命一击。

  庆幸的是,摩泽尔河畔的老酿酒师们没有放弃雷司令,坚持酿造高品质正宗德国白葡萄酒。种植葡萄的农民严格控制雷司令产量。葡萄酒行家们似乎也意识到了雷司令不该就此被埋没,纷纷站出来为它振臂呼喊、出谋划策。

  十月,摩泽尔河畔古老葡萄园里的白葡萄正竭力汲取着阳光,等待最后的成熟。作为历史最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国家之一,德国有着独特的葡萄酒文化:每年丰收季节,德国都会进行葡萄酒女王选举,以此向世界推介葡萄酒产品;仲夏时节的葡萄产区还会举办音乐会,吸引无数游客。

  澳大利亚:探访葡萄酒的新世界

  □记者 徐海静 堪培拉

  澳大利亚是所谓“新世界”葡萄酒的著名产地,而南澳大利亚州的巴罗萨山谷称得上是澳大利亚境内世界级葡萄酒产区。这里既继承了欧洲的酿酒传统,又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澳式风格。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说,巴罗萨山谷的设拉子(酿酒葡萄品种)红葡萄酒是不容错过的美味。

  今年5月,南半球的夏末,正值葡萄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巴罗萨山谷,探访这里的葡萄园和酒庄。

  巴罗萨山谷面积大约5.8万公顷,有150多家酒庄,700多名葡萄种植者。但说到巴罗萨山谷的红酒就不得不提“奔富”这个品牌。1844年,33岁的英国医生克里斯托弗·奔富和妻子移民澳大利亚,买下了阿德莱德市郊的玛格尔葡萄园。最早,奔富夫妇酿造葡萄酒是为了给贫血的患者滋补之用,后来逐步发展为纯粹的佐餐用葡萄酒品牌。

  从外面看,玛格尔葡萄园一片寂静,但走进一瞧,酿酒车间的大池子里已经装满了正在发酵的葡萄汁,不时有工人开小叉车,将一个个橡木桶运进运出。顺阶而下,曾经的地下酒窖改头换面,已变身为顶级品酒室。屋子中间是长长的条桌,可以供20多人一起坐下来慢慢品鉴美酒。桌子两侧是一排排两米高的架子,奔富葡萄酒深红色的瓶盖从架子里整齐地探出头来,蔚为壮观。奔富的红色瓶盖是螺旋盖,而不是橡木塞。澳洲的葡萄酒,大都用螺旋盖,这突出了当地的环保理念以及新世界的特色。

  奔富首席酿酒师彼得·加戈介绍说,在许多方面,奔富的历史与南澳大利亚州的历史相互交融。全世界的人都认为奔富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品牌”,但实际上,奔富不仅如此,它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向英国、美国和欧洲出口。最近十几二十年,相当一部分奔富葡萄酒出口到中国和很多亚洲国家。经过这么多年,形成对于奔富的认知、熟悉和信心是很自然的。”

  “我们发现奔富进入中国非常容易,这是因为中国人喜爱美食,喜爱美酒,就像澳大利亚人一样。中国有各类菜肴,我们则生产多种不同风格的葡萄酒。所以,我们的高品质葡萄酒与美食结合,得到人们的欢迎只是时间问题。”

  奔富的产品涵盖入门级到顶级红酒各个档次和多种风味,其中奢侈品级的“葛兰许”名头最响。在奔富公司的另一处地下酒窖,一排排崭新的美国橡木桶里装满了这种顶级红酒。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四个橡木桶中的酒价值就达到100万澳元(约合570万元人民币)。在地下酒窖最深处的房间里,我们还看到了陈列在玻璃柜中的各年度“葛兰许”红酒,有的一瓶就价值七八万澳元(约合40万到46万元人民币)。

  在巴罗萨山谷,除奔富等大品牌外,还有很多小型的家庭式酒庄,已有153年历史的林菲尔德之路酒庄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的葡萄园占地22公顷,威尔森家族在这里经营和生活了5代人。

  尽管年纪不大,酒庄的第五代主人丹尼尔·威尔森说起葡萄园和葡萄酒来却头头是道。细问之下,这位年轻的“少庄主”竟然跟记者是同行,大学学习的是媒体新闻制作。在电视台工作了几年后,他还是回到自家葡萄园,从小耳濡目染学到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知识又有了用武之地。

  见我们来自中国,丹尼尔告诉我们,他家的葡萄酒已登陆中国市场,在上海、青岛、烟台等地均有销售。丹尼尔去年曾经去过中国,参观过那些销售“林菲尔德之路”葡萄酒的店面。看到自家的酒展示在柜台上,丹尼尔倍感骄傲。

  澳大利亚人喜爱葡萄酒。有了巴罗萨山谷和这里大大小小的酒庄和味道多样的美酒,人们又多了一个热爱生活的理由。

  加拿大:品味“液体黄金”冰酒

  □记者 马丹 多伦多报道

  安大略省南部的尼亚加拉半岛地区是加拿大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葡萄园和葡萄酒庄星罗棋布。进入九、十月间的成熟季节,酒农们纷纷开始采摘葡萄,准备酿造葡萄酒。收获之后的葡萄园里,仍有一些葡萄被主人故意留存在枝头,并罩上保护网以防鸟儿偷食,为的是等到数月之后隆冬时节再一次采摘和酿造一种独特的葡萄酒珍品———冰酒。

  除了枫糖,冰酒是加拿大人引以为豪的另一种“液体黄金”。冰酒是用在藤蔓上自然冰冻和干瘪的葡萄酿制而成,甘美醇厚,芬芳四溢,回味悠久。由于冰酒原料的获取基本是听天由命,量少且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冰酒因此显得格外珍贵。一瓶冰酒的容量通常是普通葡萄酒的一半,价格则要高出好几倍。

  尼亚加拉半岛是世界著名冰酒产区。这里地处安大略湖与伊利湖之间,尼亚加拉断崖横贯半岛东西,形成得天独厚的局部气候,加上适宜的沙质土壤,具备葡萄生长的优越环境。特别是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天寒地冻的气候被认为是生产冰酒的绝佳条件。当地资深酿酒师杰米·麦克法兰说“我们没有发明冰酒,但我们酿造了完美的冰酒。”

  麦克法兰和妻子在尼亚加拉半岛地区经营一家专门生产冰酒的酒庄。他告诉记者,酿造优质冰酒全靠大自然的恩赐。秋后成熟的葡萄残存在藤蔓上,经过三四个月的霜冻和风干“葡萄的口味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人们会尝出杏、梨、荔枝、奶油、焦糖和蜂蜜等等微妙的复合香味”。葡萄在藤蔓上的延时留存是冰酒酿造过程与普通葡萄酒酿造过程的主要差别之一。

  麦克法兰强调,制作冰酒的葡萄必须在低于零下8摄氏度的苛刻天然条件下才能采摘。这时,葡萄果实中的水分很少而且结成了冰,留下浓缩的高糖分浆液,成为酿制冰酒的原料。

  上一年冬天,记者与麦克法兰约定去拍摄采摘冰葡萄的场面。他说,零下8摄氏度的气候条件来得越晚,冰葡萄脱水越多,收成就越差,压榨出的葡萄汁很少。去年恰好遇到反常的暖冬,那段时间麦克法兰一直在密切观察气温变化,焦急地等待天赐良机。今年1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气温骤降,麦克法兰终于盼到了理想的时机。记者闻讯连夜驱车两个多小时,在黎明时分赶到葡萄园。

  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中手工采摘葡萄,不是轻松愉快的事。只见默默劳作的工人们眉毛上挂着冰霜。虽然机械采摘造成的损耗较多,但为了加快进度,力争在白天气温回升之前结束采收,酒庄主人还雇用了自动采摘车。采摘下来的葡萄被装进保温箱保持冰冻状态,马上送去压榨。巨大的木质压榨桶挤出了浓郁的葡萄原浆,葡萄中的水分则以冰碴的形式留在桶内。

  高度浓缩的果汁,加上葡萄在藤蔓上发生的神奇的口味变化,再经过大约10个月的缓慢发酵,最终造就了被麦克法兰称为“堪比黄金”的冰酒佳酿。相比普通葡萄酒,冰酒是物以稀为贵。一吨葡萄可以酿出750升葡萄酒,但最多只能酿出250升冰酒。

  麦克法兰的妻子卡伦把品尝冰酒比作交响乐。她说:“优质的冰酒达到了酸度与甜度恰如其分的平衡,那种感觉妙不可言,有点像你的嘴里奏响了音乐那般美妙,接下来是余味悠长的甘醇,让人久久难忘。”

【编辑:蒋妍】

>葡萄酒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