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影评人行业现状:红包越收越多 评论越写越假

2012年08月01日 10:06 来源:楚天金报 参与互动(0)
揭秘影评人行业现状:红包越收越多评论越写越假

  一部新电影,选择看或者不看,或许在拿主意前,你会先看看一些影评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然而据调查,影评人这三个字,如今在业内已经接近贬义词:枪手稿、红包稿、人情稿,中国的影评泛滥成灾,坏品位、做宣传、博口碑,缺少独立批判精神的中国影评人已经处于变质的边缘……

  比较

  中国影评人的地位先天不足

  提到影评人,不得不说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起源。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法国新浪潮代表导演特吕弗、戈达尔均是当时法国著名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影评人,这些年轻人没有经过科班的电影知识学习,作为电影的狂热爱好者,他们经常为一些激进的杂志撰稿,肆无忌惮地攻击一些保守的电影导演。

  在美国,影评人和电影研究这门学科挂钩可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追溯,一些大学有专门的影评专业,美国著名的奥斯卡奖评奖制度就与美国的影评人密不可分。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电影产业与欧洲国家相比,本身就具有技术上的落后与理论上的先天不足。目前活跃在中国评论界的影评人大多数是70年代出生的电影发烧友,他们从书写对电影的观后感开始,这个群体也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具备行业性,更无从提及影响中国电影。

  不过,70后的中国影评人却带热了网络论坛,一群喜爱电影艺术的文艺青年作为电影的发烧友在各大论坛的电影版发帖,诉说自己对电影的见解。初级阶段的写作他们既不为读者也不为观众负责,而是对自己的喜好负责,久而久之,他们在论坛上的ID或杂志、报刊上的笔名,就已经具备了影评人的轨迹,在圈内成了一种引领电影潮流的符号。

  突变

  大部分影评人被制片方“招安”

  随着传统媒体的没落,加上十年间物价飞涨、媒体工资和稿费却保持原封不动的现实下,很多身在娱乐圈的影评人纷纷跳槽,去做更有利可图的电影营销和电影宣传。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以及单一电影网站,如豆瓣网、时光网的兴起,让影评人的门槛变低,甚至没有门槛。新兴的影评人要引人瞩目,选择偏激性观点是常态。

  另一方面,微博的诞生,更加速了“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景观。大部分影评人被制片方“招安”而说违心话,因此出现了“体制内的影评人”这一称号,影评人为吃影片宣传这碗饭而失去了作为影评人做本真的立场。

  可以这么说,影评人的公信力现在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在人人号称影评人的时代,谁再说自己是影评人,别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收红包的。在不久前结束的上海电影节有这么一个段子:在期间举行的“独立影评人”论坛中,当主持人就“中国有没有独立影评人这一概念”向观众求证时,有人回应:“国内只有拿红包的影评人!”让现场气氛陷入尴尬。

  现状

  影评人收红包成公开秘密

  从媒体人转行成为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算过这么一笔账,“每次接受国产片的宣传,片商都要求我们请影评人来助阵,并且他们心中有固定的影评人排位,以北京为例,活跃的有影响力的影评人最多不超过二十位,而不是每一位都有资格拿到1000元的红包,就算请20位影评人,每位都是1000元的费用,也就是两万,但我们请的记者数目远远比影评人的数目多,实际上给记者的总花费比影评人少。”

  其实,影评人收红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影评人彼此之间对此现象的谈论也不忌讳。另一位业内人士W小姐透露“2010年电影《孔子》做宣传时,出于对主流媒体一定会猛批这片的了解,非常在意收买影评人,为此举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影评人试片,请来了十个人左右吧,给出了高达6000元一份的红包,当时还有拿到钱的影评人和没去试片会的影评人炫耀,杨子出品的《白蛇传说》也是,给影评人的红包是5000元一份。”

  电影圈不大,影评人圈子更小,当下很多影评人与某些导演私下关系熟络,评论起来自然留点面子,影评人R先生无奈地说“比如《画皮2》,怎么样,我看完《画皮2》也不说它好还是不好,主要就围绕一句针对15-25岁女观众,这部片会很卖座。”也正因如此,中国影评界出现了越来越多不痛不痒,无法一针见血的人情稿。

  出位

  写影评是为了进入这个行业

  转行做更赚钱的事,是目前多数尚活跃在影评界的中国影评人的心声。几乎所有受访的影评人都必提这么一个前提:“中国稿费标准太低,如果影评人不收红包,必定饿死。”

  而达到拿高数额红包的影评人的发迹轨迹,影评人这个词对这类人而言,已经成为其向编剧递进的踏板。其中一些北上而来的影评人经过在京城两三年的打拼,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实现了温饱,并掌握了一些电影人资源后,成为电影编剧并不是太难的事。于是,一个更奇妙的怪圈形成了,影评人参与编剧、制作的电影,在进行发现和宣传时,依然依靠影评人圈子的人际关系网在为此片进行口碑营销,不论片子的成败、难以分辨是否真实的交口现象依旧是中国电影评论界无法规避的问题。G先生的观点是“你看现在上某些节目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挂着影评人的头衔,影评人能怎么办?破罐子破摔还是充耳不闻?转行吧,转行干吗?已经脱不了这个圈子了,不如进军一个更容易被骂得范畴,当编剧吧。”

  影响

  对导演和票房的影响微乎其微

  有这么一个段子,说可以追溯到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老艺术家郑洞天、倪震。据说当时张艺谋在拍《红高粱》,拿给郑、倪两位老师看,结果被臭骂一顿,骂得张艺谋都不敢抬头说话,没想到张艺谋《红高粱》送到国外电影节参展,遍地开花,两位前辈傻眼了。

  段子归段子,中国影评人,不论是学术派还是民间派,都没能成为影响导演制作方向的旗帜或者是中国电影节奖项的风向标。很多国内的一线导演,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都表示出丝毫不关心影评人对他们的谩骂或褒奖,却遭在帮导演做事的某位影评人吐槽:“国内的一线导演,包括陈凯歌、姜文,陈凯歌在经历《无极》之前,姜文在经历《太阳照常升起》之前,都不在乎媒体和影评人。

  那么,究竟有多少观众是看了电影网站上相关影评的好评才选择走进电影院的?记者在广州和北京4家具有代表性的影院抽样调查显示,完全无视影评人的观众分别为67%,63%,60%和44%,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影评能左右他们看片选择的,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有趣的一点是,表示受影评影响一般的人群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掏钱进影院看过影评之后,才回过头去上网看该片的影评。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