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小时代》该票房:“粉丝”已日益强势

2013年08月28日 11:19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导演高群书日前发表长微博,自曝因为批评电影《小时代》招来“粉丝”谩骂。在此之前,高群书曾经发微博要求郭敬明管好自己的“粉丝”,引来网友围观。

  一场围绕《小时代》的骂战再度展开。但不管反对者如何来势汹涌,都不能扑灭“粉丝”对郭敬明和《小时代》系列的疯狂拥戴。电影《小时代2.0》上映3周,累计票房3亿元左右,距离上一部《小时代》以近5亿元票房收官仅一个月。

  有评论认为,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第一次出现的“粉丝”左右票房的巨大力量,在受到业内人士质疑的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当下“粉丝”已经占据日益强势的地位。而此类人群的盲从特质,也迅速引起公众警觉。

    狂热特质可能破坏社会理性秩序

  从《小时代》到《小时代2.0》,引发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网络骂战。郭敬明的“粉丝”与微博上的各路大V对阵,给许多人留下了“狂热与非理性”的深刻印象。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黄平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遭遇批评之后,“郭敬明‘粉丝’回应的方式更直接,他们认为凡是批评《小时代》的人无非三点:你老了、你嫉妒、你是枪手”。这正是“粉丝”群体的一大特点。

  在同济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大众文化研究者张闳看来,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成为某一个人或群体的“粉丝”,而当偶像背后出现的利益相关群体被商业力量掌控时,“粉丝文化”就会应运而生。因此,“粉丝”现象虽然生发于偶像崇拜,却有着比偶像崇拜更浓郁的商业甚至产业色彩,是一种过度的“消费现象”。“粉丝”忠实地消费着一切与偶像有关的产品,成为娱乐的主流消费者。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说,这种忠实具有一种“非理性和狂热特质”,“无形中强化了个人迷信,破坏了公平原则,为了偶像不顾别人感受,拒绝平等对话和理性交流,从而构成破坏文化理性秩序的强大因素”。

    谁来激发“粉丝”的创造性与生产力

  对于“粉丝”现象的研究分析,在国内外学界也存在争议。在上世纪70年代崛起的美国“粉丝文化”研究中,代表人物亨利·詹金斯和约翰·菲斯克就认为,“粉丝”并不只是被动的文化消费者,而是比普通大众更具有辨识力和创造力。他们善于从包括偶像在内的文化产品中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特殊文化,其所生产的文化资本是所有文化资本中最发达最显眼的,这是“粉丝文化”的真正含义。菲斯克以好莱坞经典科幻电影系列《星际迷航》为例:“粉丝”撰写的完整小说填补了原版叙事中的语意空白,并利用网络在“粉丝”中传播这些小说和其他作品。

  然而,为什么当下国内一些“粉丝”案例,更多的是以极端的盲从性出现,完全缺乏创造性?在评论家张闳看来,要使“粉丝”群体真正释放出正面、积极的力量,前提是要有发育充分的文化市场土壤,文化产品的生产高度市场化、成熟化,产品丰富多样且处于公平竞争之下。“粉丝”与文化产品制造者是良性互动关系,前者对后者的产品进行选择,后者根据前者的需求进行调整,“粉丝”的自主性由此得到激发。“在这样的理想状态下,詹金斯和菲斯克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但落实到当下语境就会产生偏差。张闳认为,当市场发育不充分时,会存在一些高度垄断、被操纵的不良竞争手段,“粉丝”更多的是处于被诱导和被支配的状态,其鉴别力、判断力和自主选择能力不断萎缩,也就无法体现出学界所寄望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