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徐克谈电影《狄仁杰》:拍好电影才是最重要目的

2013年09月27日 22:48 来源:渤海早报 参与互动(0)

  《神都龙王》剧照

  由徐克执导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以下简称《神都龙王》)将于明日正式上映。素有“技术狂人”之称的徐克这次把3D摄像机放到了水中,用更加细致入微的IMAX技术为观众展现了一副盛唐海战大片。在接受渤海早报记者采访时,他虽然对自己打造的视效颇有信心,但依然直言再先进的技术也要为剧情服务。而对电影工业良性发展而言,让技术和内容完美结合,给观众多元化的选择最为重要。 

  君臣关系有如职场

  渤海早报记者:能不能介绍一下《神都龙王》的情节?

  徐克:我觉得狄仁杰应该被放到“国际”上去,让他在国际的水战中破解一个奇案。武则天开战、出兵,遇上全船沉没这种不利的现象,影响到她在众臣面前的形象,这恰恰是狄仁杰出现最好的时候。大唐跟一个国家打起来后,所谓的战争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利益和损失,反派利用这个机会来做事。那海里的龙王是什么呢?就留到看电影时才知道。

  渤海早报记者:《神都龙王》里面有很多关于官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写,你是怎么考虑的?

  徐克:戏剧的重要元素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动。我们每天的生活也一样,遇上很多人事上的问题,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回到家里,还在工作的地方、在路上、在社会上都有这种情况。所以这种戏剧性的东西会带给我们很多好奇感。我觉得狄仁杰、武则天,都是因为他或她比别人想得快、想得远,所以在那个时代里面常常遭人非议。所以我觉得我们用这种观点来看待的话,比如对某个时间段的一些考验啊挑战啊,也许心情会好一点,勇气会大一点。

  渤海早报记者:这一集里武则天和狄仁杰的相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狄仁杰当时是非常小的官员,面对的是皇后。

  徐克:武则天很欣赏狄仁杰,但也很顾忌他,因为他不是一个听话的臣。这个戏很有趣的一场戏是他跟武则天谈判,要求如果他破案的话,武则天就要履行承诺。所以武则天很生气,希望他破不了案,心情很复杂,这样就把狄仁杰和武则天的矛盾建立起来了。在历史记载中,武则天对狄仁杰相当的尊重,武则天当时在做皇后,她需要储备力量时,狄仁杰出现了。武则天既避讳他,又利用他,既欣赏他,又讨厌他。这跟老板对待有能力的伙计是一样的状况,既害怕他跳槽到别的公司去,又忍不了他在公司里老挑战自己的想法。这是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关系。

  用IMAX体现大唐盛世

  渤海早报记者:你这次在《神都龙王》中首次尝试水下3D拍摄,你觉得表现水最大的困难在哪里?又是怎么去克服它的?

  徐克:我觉得要表现水的话,最困难是演员,因为没有任何呼吸的工具。对于演员来说,无论是环境温度也好,还是他的生理状态也好,很难在水里面待超过六个小时,特别还要很轻盈在水下骑马或者是打斗,对他们是很大的挑战。另外演员的心理准备要很好,要不然他一定会在恐慌之下做一些应激行为,这会对他呼吸造成影响。此外,我觉得另一个困难是沟通配合。水下要摆很多这种庞大的特效绿布、架子,每次下水之前你必须要跟演员和工作人员谈好所有的要求。然后这个时间里面,在演员能够呼吸的那短短的一两分钟内把这个事情做完,这是一个相当需要组织的工作,而且需要信赖剧组人员,这样才可以做得出来。

  渤海早报记者:你这是第二次跟IMAX的合作,你觉得《神都龙王》中最值得看IMAX3D的场面是什么?

  徐克:其实《神都龙王》里面很多大场面的画面。比如说我们描写的洛阳是大唐鼎盛时期的洛阳,所以必须要让观众感受到比一般古装片都要辉煌、繁荣的感觉。有一场戏是武则天在一个造船厂,她在跟她的手下讲话,后面的人在工作,我觉得这些细节在IMAX上看是很清楚的。所以我们也很小心地处理,因为在IMAX上做得不好的话就很明显。还有些比较特别的场面,比如说海上,要做到让观众跟你在海里面,足够大的银幕能给人一种现场感。

  渤海早报记者:技术革新和电影故事,两者之间会不会不好平衡或难以取舍?

  徐克: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我觉得一切工具都要去服务内容。观众看戏还是看内容,所以3D技术不会去取代内容,不可能的。可是当你有了内容,你用这个技术、工具去做的话,它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出来。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就好像画面的颜色不能取代故事一样。

  拍好电影才是最重要目的

  渤海早报记者:有人把你比喻成中国的詹姆斯·卡梅隆,就是不断地用新的科技去表现你的电影。关于电影技术的发展和电影艺术的结合对电影的影响,你能谈一下吗?

  徐克:我记得我们的前辈拍电影时,因为当时打灯器材不够,把屋顶打穿了,让阳光射进来,用它来做光源。比较现在来讲,他的那种努力是比我们大很多倍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天地,已经发明了很好的器材,只是我们需要了解怎么用它就可以了,但我们还是要跟前辈学习那种努力的精神。而这个年代是跟我们的前辈不一样,我们更接近世界的观众,因为我们有很多方法去让我们创作的作品在世界其他的观众看到。我们应该更大胆更放开,努力去把无论技术、内容跟我们的创作集合在一起,把它多元化,然后让观众多点儿选择。

  渤海早报记者:你特别愿意培养华语电影自己的团队,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感触?

  徐克:我觉得现在中国的市场是一个有很大潜力的市场,对电影人来讲是好的。可是投资人有时候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因为人们常常看到一个市场好的时候,就突然觉得这是发财之道,然后很多人就做一些发财的计划。结果他没发财,就又开始说市场不好。这个世界上有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是作为支撑电影产业重要的一个点,我们作为电影人是很幸福的,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去做电影,做好电影。谁成功、谁失败、谁发财、谁亏钱,在过程里面是一定会发生的。我们经历这些东西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结果我们能够拍好电影,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

  渤海早报记者:现在有一种说法,华语电影进入了大制作衰亡期,中小成本创造了奇迹,你怎么看?

  徐克:我觉得电影工业是没有定论的。其实现在上映的电影中,视觉很强的电影还是很吸引观众的。不能说由于有好几部低成本电影很卖座,就说大成本就没有了。我觉得最不好的是,我们做一些很没有根据的,很冲动的结论,造成了我们工业有限的发展。你说现在低成本容易发财赚钱,总有一天这个类型电影会饱和,你要有所选择。我觉得永远不要单方面看事情,有电影可以成功是好事,但不能制造气泡。如果根本没有大制作,电影工业死亡的可能性会更高。我们应该让不同成本的电影都得到最好的票房。当然,有的新导演拍得不好,但只要有观众他们就可以活下去,变化、改良、进步,我觉得我们也经历过一些时间,每部电影都不好卖,真的很可怕。我们可以想办法把电影工业缺乏的一些剧本、人才培养出来,这样总有一天能把这个工作做好。(渤海早报首席记者 闫晓茜)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