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电影纪录片票房惨淡:场均观众不足5人

2013年10月18日 11:1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片的热播带动了纪录片在中国全面升温,但纪录片电影的产量和票房依然难堪。昨天发布的2013年纪录片蓝皮书显示,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170亿元,纪录片票房仅130万元,不如热门电影一天的票房。

  仅两部纪录片上“大银幕” 每场观众不足5人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全国院线放映新片317部,其中国产片241部,票房达到170多亿元。这一年国产电影纪录片产量为15部,比2011年减少了42%,进入院线市场的仅有2部。

  从数量上看,电影纪录片占年度发行放映国产片的0.8%。从票房上看,两部纪录片总票房为130万元,还没有一部热门电影一天的票房多。最近上映的《狄仁杰2》,在全国公映的首日零点场票房达220万元。

  去年进入院线的纪录片,一部是关于索马里海盗的《索马里真相》,另一部是为纪念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创作的《仰望星空》。

  《索马里真相》拍摄于2010年,投资约200万元,票房127万元。在2012年3月上映时,全国放映场次不足万场,观众4.7万人次,也就是说场均观众不足5人。《仰望星空》同样在3月上映,实际上仅有一些配合活动的放映,票房仅3万元。

  受众有限发行粗放 影响市场竞争力

  蓝皮书认为,电影纪录片票房惨淡,一方面是纪录片在影院大银幕放映尚属小众,受众有限;另一方面纪录片上映时宣传不足、营销简单、发行粗放,影响了影片的市场竞争力。

  《索马里真相》是中国第一部战地纪实电影,拍摄时海盗是热门话题,但两年后上映时已再难以引发社会关注。该片上映时新片众多,与节日契合度高的女性题材电影更容易为市场接受。影片发行公司也缺乏对这类影片发行的经验,对市场把控能力不足。

  2012年电视纪录片频道影响在日益扩大,收视率不断攀高。而纪录片电影无论从产量到最后市场产出都处于萎缩状态,与处于高速上升期的中国电影产业脱节。

  需先有数量“打底” 细分市场可赢得空间

  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刘嘉撰文表示,首先要加强纪录片的生产,当纪录片电影达到一定数量时,选择进入市场的产品会有较高质量。其次,对纪录片院线市场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有耐心做长期培育工作。此外,细分市场可能会增加像纪录片这类的小众电影进入“大银幕”的机会。

  以美国为例,2012年美国进入院线放映的纪录片有135部,全年票房1.19亿美元,在年度市场上占1.1%,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都在2500万美元以上。这些纪录片电影题材丰富,从现实到历史,从人文到地理,各种不同的纪录片都有进入市场放映的机会。(文/本报记者 刘一)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