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中国电影被“城镇品味”缠身

2013年11月12日 14:52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据统计,在目前全国超180亿的电影票房里,二三线城市贡献了七成。业内分析认为,二三线城市票房的迅猛增长,是中国目前票房增长的一个特色,那就是银幕数拉动。中国电影近几年单位银幕票房贡献并无大的增长,总数增长主要来自银幕数增长。国内新增的一万多块银幕,绝大部分是近5年增的,而且绝大部分都在二三线城市。因此,电影业内外有一种带有些许贬义的说法:小城和乡镇观众的品位主导着中国电影。

  其实这种说法,在电影专业人士那里得到侧面回应,致力于电影营销的北京无线自在公司副总裁周维也认为,一线城市更看重影片的口碑,比如微博评价、网上打分等,对电影的品质要求更高,二三线城市观众不那么在乎口碑,更重明星效应和话题。也就是说,二三线城市观众更喜爱像电视剧那样的剧情等各方面都更生活化的电影,更侧重于国产电影,《失恋33天》《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101次求婚》在二三线城市的票房都很高,一线城市占比却没有那么大。而以济南为例,大的好莱坞电影在济南影院票房仍不错,但相对于北京等一线城市排片比例并不是太高,而一些偏喜剧、生活化的影片,在济南都受到了热捧,当《泰囧》《致青春》在北京的排片比例在三成左右时,该片在济南的排片比例已经超过五成。

  当然,也并不能以一时的排片、票房说二三线城市观众审美差,市场一直在发展,目前一线城市市场更为成熟些,二三线城市观众用不了太长时间也会理性起来。

  本报记者 倪自放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