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赵宝刚谈养老:老人求的其实是关注

2013年11月22日 17:33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快到“耳顺之年”的赵宝刚,穿着皮衣,坐在沙发里,看着比很多50岁的人还年轻些。

  这位一手打造了《编辑部的故事》、《渴望》、《永不瞑目》、《奋斗》等各年代热剧的金牌导演,如今,又把目光聚焦到了“养老”这一话题上。原因嘛,赵导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幽默地答:“因为我自己都快进去了(养老院)。”

  但他显然是不服老的。“养老,其实主要是一个心态问题。你说我现在拍一片,浙江卫视邀请我来,挂一个‘金牌导演’,你们记者都来了。要是以后,没人理你了,或者自己都动不了了,这心态就会失衡。”被演员们戏称为“青春期二次爆发”的赵宝刚,其实也有自己的危机感。

  正是带着这种危机感,他拍了《老有所依》。现在,该剧正在浙江卫视热播。关于养老,赵宝刚到底想说什么?他的观点,和你有共鸣吗?

  A

  一旦投入,满眼触目惊心

  记者(以下简称“记”):青春题材是你擅长的,现在拍养老题材有没有觉得别扭?

  赵宝刚(以下简称“赵”):有,我拍完戏回家就不说话,我儿子就问我说“爸你怎么了”。因为我拍戏一旦进去就很难出来。作为这个戏的导演,我必须关心老年问题,首先要了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而一旦投入进去,看到的都是触目惊心的事情,也会影响我的心态。最重要的是,我都快要进去了(养老院)。(笑)

  记:您看上去还年轻。

  赵:我现在已经到了退休年纪。当你一想到这些,就会压抑,就会有同感。当然我的条件会住比较好的养老院。但是我也会想要儿子来看我,不想孤单。所以这部戏我都不愿意剪片子。大概剪了4个多月才剪完。

  记:拍戏的过程中去您去了很多养老院和老人接触,最触动您的养老问题是什么?

  赵:等级分化太厉害。北京的养老院,最便宜的是700元/月,房子里住6人一个四合院,一进去就有异味,环境很不好。养老院缺乏医疗措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得去医院。最贵的,每月几万,大草坪、厨房什么都有,各种服务,只要你加钱就有。

  记:《老有所依》里面,也谈到了要不要送老人进养老院的问题。

  赵:我觉得这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有人会想:我把我妈送养老院了,那么别人会怎么说?其实也许对老人来说这个养老院特别好, 住得特别舒心。为什么呢?过去有个理论说: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特别适合养老,其实这是特别错误的观念,老人特别怕孤独,山清水秀他们不需要,他们需要接触人。而养老院是老人扎堆的地方,他们有许多朋友, 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友在一起玩玩,下下棋、抬抬杠、拌拌嘴、聊聊天也是挺有意思的事儿。所以老人其实是愿意去的,子女可能碍于面子或者觉得不孝,反而不愿意送老人去。也有老人会觉得, 如果子女把我送养老院,是不孝。所以谈到养老,意识需要转变。

  B

  老人易受骗是因为缺爱

  记:拍戏前后您和几百个老人聊过天,觉得他们在想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赵:太多了。就说老人容易受骗这件事吧。很多年轻人都不理解老人为什么容易受骗,受骗了,孩子还要唠叨。后来我明白了。之前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降压的仪器产品。我知道它没用,可一打开电视就看到,有一天我还是买了,花了1200块钱。你想,我这人都会受骗,更何况老人?从此,我就总结了一个经验,就是物有所需。你有需求了,就奔那里去了。

  我爱人的母亲就经常买假药。我们把这事告诉我爱人的父亲,老爷子还特别理直气壮说:“我们这年纪了,不买药还买什么?”你仔细一听这话还真没错,她其实是心理作用。加上凡是来推销的,嘴巴都特别甜,整天阿姨这个阿姨那个的,老年人也因此买了安心和舒畅。

  记:所以说老人受骗的主要原因还是缺少爱?就是求关注啊。

  赵:对,因为老人首先是缺少关爱。当子女有时间和能力给父母关爱来代替药的作用那是最好,但是很多时候子女是给不了的,所以老人只能依赖药物。

  我和很多老人聊过这事。老人在意的是,子女的心有没有在自己身上。现在很多年轻人把心放在工作和孩子身上。你们是没时间吗?拿出刷朋友圈20%的时间给老人,打个电话啊他们就ok了放心了。

  C

  接老人来大城市,要三思

  记:《老有所依》说到了当下社会养老问题的方方面面。开头几集,刘涛演的木兰想把爸爸和爷爷接到北京来住,这是一份孝心,但老人却有了寄人篱下的感觉。很多观众觉得,这种尴尬和无奈特别真实。您想通过这部电视剧来探讨养老观念吗?

  赵:子女觉得自己在大城市发展,心里不安所以会把父母接过来,生病什么就方便了,但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并不是说在大城市就是好的。

  比如说杭州吧,西湖美,可是忙于工作,你可能一年都没见过几次,成天只是在办公室、家,两点一线。又比如说,房价高房子太小,一大家子人挤在大城市的80平米,这真不合适。

  如果你五年前买的80平的房,值200万,在杭州闯荡的过程中增长了能力和人脉,再回到老家,把房子卖了,用这200万,可以给老人买一个两居室,接着闯荡,相信工作职位没准更高。因为小一些的地方消费又低,生活会轻松很多。 所以说,年轻人应该用比较适当的方式,在有能力的前提下,有条件才把父母接来。

  记:您这个想法和之前网上的“逃离北上广”很像。

  赵:也不完全是。其实这个戏的目的就是:第一,调整不管老人还是年轻人的心态,第二也想让大家了解一下老人,了解下他们的观念,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想法。

  D

  已经做好了“生前预嘱”

  记:听说你想和冯小刚一起开养老院,有没有做过实地调查?

  赵:我大概走访了40家养老院,意见不一,大概有十几家。有人把一生的积蓄都办成了养老院,其实是赔钱的。就像戏里写的一样,他原来觉得特别对不起父母,就把所有的钱都搭在养老院里面,谁有困难就帮助谁。当然我们是为了戏剧的冲突发展写的。但根据我们观察,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这样一批人,办养老院这个现在是不赚钱的,它需要相关产业的扶持,其他的盈利产业支撑养老院,还有就是包括护工人员等招不来,谁来照顾老人,素质也变成了问题。

  记:您养老应该不愁吧。

  赵:这跟有钱没钱没有直接关系。你看这剧里,刘蓓和吕中这对母女,有钱吧,但她们也有问题。吕中这个妈妈特别作。其实作也是在求关注。

  记:那您觉得面对养老问题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赵:我觉得养老,主要是一个心理准备的问题。比如说我,我们家的,我爱人家的老人,都得我来负责吧。还有我姐姐,一辈子没结婚,她的养老也得我来。老人最需要的是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包括疾病的处理方式。尤其是万一“失能”了之后,怎么办?在这方面我都已经安排好了,我已经做好了“生前预嘱”(指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咳,这问题太沉重,咱们还是不提了。(本报记者 庄小蕾 实习生 吴翩翩)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