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舞乐传奇》导演于荣光:传奇剧也要与时俱进

2014年01月03日 15:46 来源:晶报 参与互动(0)

  古装大戏《舞乐传奇》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开播两天,就引发了“南人北腔的台词”、“伤不起的帽子”等诸多话题,使其在荧屏开年大战中抢得先机。有观众称赞《舞乐传奇》是一部娱乐味十足的商业大剧,让人欲罢不能。也有观众觉得该剧的视听语言有些夸张,戏说色彩过浓。对此,记者采访到该剧制片人蒋晓荣与导演于荣光,他们表示,民族题材剧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留住观众,《舞乐传奇》打造的正是“最潮民族风”。

  Q

  帽子款式怪!服装造型欢乐多

  即使最见多识广的观众,《舞乐传奇》也能令其自叹才疏。在这部洋溢着民族风情的电视剧中,先有穿金带银的土豪们鱼贯而出,又有五彩缤纷的婀娜美女摇曳出镜,还有威武雄壮的少数民族士兵列队而来,可谓看得人眼花缭乱,但若与主角们戴着的帽子相比,这些“民族元素”实在是弱爆了。有观众惊叹:“大千世界,无帽不有!灵儿顶着那么大一枚‘铜钱’上街,不是财迷就是在练举重!”也有网友表示,看了《舞乐传奇》才发现,得罪谁都别得罪设计师,不然像夏云仙一样,成天带着个“簸箕”拍戏,太悲催了!

  《舞乐传奇》的故事由骠国始,长安终。献乐团为躲避追杀,一路上须不停乔装打扮,掩人耳目。于荣光饰演的游侠夏云仙,在骠国戴着“镂空帽”,到了南诏又换上了“鸭舌帽”,如此造型被网友戏称“大叔卖萌”。加之舒难陀的“中空帽”,兰玛珊蒂的“扇子帽”、红泥等人的“簸箕帽”等个性帽饰,使得《舞乐传奇》颇有一番“戴帽传奇”的意味。

  A

  总制片人蒋晓荣回应

  民族服装是《舞乐传奇》的特色之一。早在筹备阶段,我们就通过史料文献等形式,对大唐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做了许多研究,从衣帽鞋袜到建筑风格,都力求做到逼近历史真实,还原一段最原汁原味的“献乐传奇”。比如现在观众非常关心的帽子问题,剧中,献乐团一行人的帽子可谓千奇百怪,其中有铜钱状、簸箕状、碗状、扇子状,但这些“帽饰”绝非造型师原创,而是历史上的“真家伙”。

  作为影视剧,《舞乐传奇》不仅要做到好看,更希望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观众如果细心观看的话,会发现《舞乐传奇》中的服饰不只图外表,也论讲究。像五族头人的服装看似普通,但头上缠着的帽子,腰间挂着的腰带,都不是随意为之,而是身份和权威的象征。

  Q

  武打动作怪!轻功太神如溜冰

  荧屏从来不缺能飞檐走壁的高手,但《舞乐传奇》却打得非比寻常。树林中,舒难陀、夜莎罗陷入苦战,红泥、细腰飞来救驾,在几十位黑骑精锐的围攻下,两人攻守自如,巾帼不让须眉。即使功夫了得,也有寡不敌众之时,每到危难关头,她们便使出“躺式轻功”,如树叶般在人群中飘来飘去,急得“百战黑骑”直摇头。

  红泥、细腰轻功虽好,比起夏云仙还是略逊一筹。夏大侠面对黑骑包围,脚尖一点就窜入空中;面对野猪王的手下,夏大侠脚底一滑,便可从马肚子下飞过,堪称神技!有观众表示,夏云仙的轻功可以用“脚底抹油”四个字来形容,每遇群架,他都能在人群中溜来溜去,就像穿了溜冰鞋。也有人觉得这些轻功太神太夸张,“《舞乐传奇》里的功夫场面感觉有些超自然,高手都是飞在天上的,更夸张的是夏大侠竟然还能挡弓箭!真是神一样的队友!”

  A

  导演于荣光回应:

  作为一部古装剧,《舞乐传奇》充满着冒险和挑战,献乐团一路北上,自然难逃“九九八十一难”。为渲染这些困难,我们为主角们安排了众多武林高手当对手,他们有的诡计多端,有的训练有素,为战胜他们,必须有人挺身而出。夏云仙是大唐第一游侠,仗“雀舌”行走天下鲜有敌手,这样的豪杰,唯有绝世武功可与其相配。为此,我们特意为其设计了一些“常人不可能完成的动作”,以突显其“第一”的威名。同时,我们也从一些极限运动中寻找灵感,像夏云仙的“凌波微步”就来自滑雪,夜莎罗等女性角色的动作戏则多少借鉴了些体操动作。通过这种“今为古用”的方法,我们希望为观众创造出一些更新奇的观剧体验!

  Q

  台词对白怪!

  北漂“入住”大西南

  “不来杀我,那来做甚?”大唐西南地区的人民突然冒出一句冒着北方口音的普通话,着实让人觉得“穿越”。正在热播的《舞乐传奇》就充满着一股“北方人在云南”的感觉,从沿街小贩的吆喝,王子舒难陀字正腔圆的“京普”,再到店小二的招呼声,献乐团仿佛正身处北方某个城市。对此,有网友表示:“从缅甸王子嘴里蹦出儿化音,虽然我也能理解电视剧播出需要普通话的规定,但难免觉得拧巴,要是直接讲普通话没准更好。”

  A

  导演于荣光回应:

  百分百还原大唐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根据后世记载进行拷贝和再创作,但难免有所失真。尤其是语言更是难以复制,唐朝时期距今几百年,不仅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少数民族语言更是无从考证,所以我们觉得与其让演员学个四不像,不如就让他们去说自己熟悉的语言。毕竟影视剧是视听艺术,对白更重要的功能是传达,我相信这点小遗憾绝对不会影响观众对该剧的喜爱和欣赏。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