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荧屏“雷剧”泛滥弊病何在?

2014年01月07日 17:13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王建明/图

  近日,不少文化媒体回顾了去年我们的荧屏播出的电视剧的创作情况。有一些电视剧在剧情、思想内涵、艺术表现等方面,创作问题和矛盾仍很突出,这些电视剧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正剧沦陷,雷剧肆虐畅行,经典名作缺席,文化艺术创新变成恶搞……

  这些年,电视上出现雷剧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但像2013年这样全年荧屏不间断奉送雷剧的情况,还真是头一遭,而且还有异常明显的畸形趋势——“雷声”越大、质疑越多,收视率越高。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雷剧”像瘟疫一般,很快从原本的“宿主”神话剧、传奇剧,蔓延到各个题材,最终抗日剧成为重灾区。这种癫狂的雷剧创作方式,并没有因为去年5月广电总局叫停“抗日雷剧”的禁令而中止。荧屏上,那些充斥直白粗糙的台词,荒诞不经的情节,空泛离奇的内容的电视剧,竟然成了电视台播放剧集的主流……

  另据今年1月3日的《南方日报》报道,刚进入新年,各地方卫视就推出或即将推出一系列新剧:包括新版《天龙八部》、《无贼》、《一代枭雄》、《土地公和土地婆》、《利箭纵横》、《爱情公寓4》等,电视荧屏似乎比往年更加热闹。对于几部古装剧,网友评价集中起来就是一个字:雷!不少观众感叹“今年开年大剧古装剧完全是在举办‘雷剧大团聚’”……

  这正是当下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主要症结和痼疾所在。“雷剧”泛滥,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文艺现象。对于我们的一些电视剧来说,它们本该靠艺术、靠创新、靠观众口碑取胜,赢得大众的关注和喜爱,但它们大都追求的却是品质、艺术不够,“眼球”来凑,以“雷人”取胜、以“愚乐”为新卖点、以“颠覆”为文化时尚……而制造这种“雷剧”,也似乎正在成为电视剧创作中的一种文化集体无意识。

  一个时期的文化艺术的模式的流行,或者说一个时期的我们的文艺趣味,观赏影视的文化艺术消费活动,这构成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当然,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的“现实”世界。而在这个生活的世界里,如果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趣味、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精神生活,所言说的、所思考的、所经历的、充满心灵世界的,大部分都是这样一些“雷人”的、“娱乐至死”的东西,而且成为所谓的流行的、消费的、时尚的文化,这难道不会让人相信它们正在构成我们的文化世界,成为我们文化的主流?

  文化艺术的样式,实际上是一面镜子,反映着我们精神生活的特征,是我们的思想、情感的内心世界的外化,而若细细品味这些流行的文化艺术的样式,我们会发现也许自己正生活在一个浅薄、空洞、没有存在意义的世界里,而当这些流行艺术又构成我们的环境和行为时,这些文化符号形式便代表了某种浅薄、空洞、没有存在意义的文化。

  对于荧屏上的那些“雷剧”,在草根和精英的阶层趣味、自由表达和话语权利、复制与创造的种种关系的层面,我们已经有过激烈的争论,而事实上,现实这种“雷剧”却是正在泛滥,而对这种泛滥,我们的文化消费者、我们的文化界似乎已经习惯接受,以至我们随处可见这种文化形式,成了我们的一种文化艺术的常态现象。

  文化具有品质,这与人们在文化艺术中的渗透程度有关,当我们在文化中不能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投入灵魂的探索,没有思想的内涵和美学的品位,“雷剧”自然应运而生乃至泛滥,自然便会成为这个世界的一种虚假的代用文化,一种伪文化……如果“雷剧”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乃至成为一种文化的主流时,我们还有没有那些诞生灵动的诗意、隽永的文学、深刻的哲学、滋养心灵、安妥灵魂、坚守某种价值和秩序的文化?

  其实,这些“雷剧”,实际上确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一种文化。我们是否还有高品质的文化艺术的追求?某些人的心智、情感、精神和信仰是否出了问题?某些人的时代文化精神出了问题?

【编辑:唐云云】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