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敢于向“偷票房”说不

2014年01月28日 16:26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贺岁档期,可这几天最热的话题不是哪个片子叫好又叫座,而是“偷票房”。

  1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拳出击,剑指影院“偷票房”现象。日前发布的《电影院票务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规定了新标准、新规范贯彻执行的具体时间表,将利用技术护航,实现系统有“户口”、电影票有“身份证”。

  不过,此举能否剜除“偷票房”这颗“电影毒瘤”,不少人心里依旧犯嘀咕。毕竟,先前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惩治措施,甚至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范,结果都在执行环节卡壳,以至于从年头到年尾,“偷票房”的新闻就没消停过。

  就拿去年来说,随着资本加速涌入,银幕数量成倍增长,票房高歌猛进,一举揽下217.69亿元。相较于2003年电影产业化改革前全国票房不足10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本该令人欣慰。然而,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电影票房比实际数据“缩水”10%左右,这意味着201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至少被“偷”走24亿元。

  对此,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不无担忧地表示,如果票房不真实,会对行业的发展、产业的预期、行业的指导造成误导;不少导演同样深受其苦,著名导演杜琪峰就在《毒战》遭遇“偷票房”时直言感到很悲哀,怒斥“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如此明目张胆的“偷票房”行为,缘何屡禁不止?电影本身质量不过硬,“丑女难嫁”是土壤;电影档期安排不合理,“大片扎堆”是诱因;制片方、发行方和院线方分账不均,制片发行方看院线方脸色行事是症结;中国电影市场对票房“畸形追求”,广阔的电影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是根本。

  “偷票房”俨然已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甚至连观众都知道手写票、张冠李戴票、零元票、团购票中的猫腻。可治理之策虎头蛇尾和观众熟视无睹,无意中给“偷票房”的滋生蔓延留下了空间,如今这一顽疾,正一步步侵蚀着电影生产链条中的每个环节,受伤的不只是片方,还有中国观众、中国电影。

  电影与观众就像两个车轮,相互驱动,保护票房就是保护创作。作为观众,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抱怨中国电影不够成熟,而是要多一分反思,多一分担当,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电影市场健康发展,对五花八门的“偷票房”行为大声说“不”。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人生就像滚雪球,需要足够多的雪和足够长的坡。”治理“偷票房”,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有足够多的观众持之以恒地自觉抵制“偷票房”行为,如果电影市场建立起票房第三方监督机制,多方合力,重典严惩,中国电影定能披荆斩棘、疗治软肋,实现良性发展。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