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达谈喜剧窘境:喜剧人才出头难 节目依赖段子手

2014年03月12日 10:00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湖北卫视《我为喜剧狂》开播四期以来蝉联了每周四的收视冠军,成为今春同类节目中的一匹黑马。其中英达时而严苛时而傲娇,时而用“英式喜剧”为饵吸引选手入队的点评方式颇受观众欢迎。然而,日前英达接受记者采访,聊得最多的是中国喜剧当下的窘境,人才太少、出头太难,一些创作者太依赖网络段子手,而做喜剧又是个寂寞的大工程。

  一重窘境 喜剧人才出头难

  “永远不够,喜剧的人才永远不会够”。当记者问及中国近年喜剧人才的稀缺时,英达连用了两个“永远”,“唱歌的人才不光是多,而且一个人在家里面弄一个卡拉OK机就能练,或者本身嗓音独特就容易出来,你说喜剧怎么练?喜剧首先是个集体活动,一个人很难,其次是靠舞台经验才能起来,根本不可能靠一个人自己在屋子里练,因为他会不知道观众笑什么,所以喜剧要难得多”。除了出头比唱歌难,做喜剧的人还时常遇到另一种窘境,“唱歌我只要好好唱,即便唱得没有那么动听,你也会认为他是认真的,而喜剧稍微差一点,就会让人特别反感。而且有些节目演出的时候观众都在笑,笑完后再骂他们,这种事儿太多了”。

  二重窘境 节目依赖段子手

  当下不论是春晚小品,还是电视剧当中,都会出现大量的网络段子,所以一些演员刚开口,观众们就发现这些笑话他们全看过了。对于段子手是拯救了中国喜剧,还是毁了中国喜剧,英达的态度很明确。“那肯定是毁了,但其实人家只是干自己的事情,跟影视圈没什么关系,让他救或者是被他毁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跟他没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连电脑都不买,不看就不会受到影响。否则,就是你自己什么都没有,然后到人家那儿直接拿个东西来,这种拯救是肯定要毁掉你的,用一个人家看过的东西还在那里使劲地做包袱是一件很可怜的事情,观众看到都会恶心的”。

  英达承认在看到特别优秀的段子时会受到启发,甚至可能去找这个段子手来参与自己的情景喜剧写作,但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现在多处的段子手只能写一个特别精彩的,所以下一步就是把他送走,因为他的第二集要么没法看,要么跟第一集还一样”。

  三重窘境 做喜剧要耐寂寞

  喜剧这种艺术,在台上热热闹闹,让观众笑得前俯后仰,但本身是门大学问,更是门大工程。“梁左早就说情景喜剧是一项工程,是非常累的,如果这个人本身不是有雄厚的经验积累,同时本人还是一个特别熬得住寂寞的人,就凭一点小聪明根本就没法做喜剧。因为你对喜剧的认知如果只是感性的,不是理性的,你就只能随性而不是定量的去做这东西,没戏”。想成为喜剧大师就更难了,因为观众总希望他每次都有变化、能更上一层,“第一次招你喜欢是因为他有个人风格在里面,但是第二次你再看还是这种风格的话,你会感觉厌倦,觉得就这么一套”。

  在英达看来,中西的幽默其实没有本质区别,“美国情景喜剧当中,咱们看到美剧特别好的那叫一段接一段,一个手法接着一个手法,每一个几乎全都能够在传统的喜剧当中找到”。但是国内和国外的喜剧在现阶段没什么可比性,“因为国外好的喜剧全都在情景喜剧里,而我们中国好一点的喜剧都保存在相声里”。英达还坦言自己会从别国情景喜剧中吸取经验,“起码得看美剧,美剧都是很好玩的。我一般看英国剧,情景喜剧英国剧也特别好,比如说《是,大臣》,中国能做那么个喜剧就好了”。  记者赵宇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