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电视史》网络走红 网友:吐槽界的良心至尊

2014年04月08日 11:13 来源:重庆商报 参与互动(0)

  你要还没看《中国电视史》就Out了! 我们这里说的《中国电视史》,可不是在苍茫的历史长河里关于中国电视发展的点点滴滴,而是30年前的中国台湾综艺节目《连环泡》里的一个搞笑小单元。虽然这档节目有点历史了,但节目中演员的夸张表演,以及旁白对打耳光戏、吻戏、哭戏等老土桥段的吐槽,现在观看都足以让人在夜里笑出腹肌来。目前其网络点击率已经超过6000万次,甚至被网友们称作是吐槽界的良心至尊——绝对是每个立志在吐槽界扬名立万的人的必备教材。

  打耳光篇

  男打女先摇其肩

  女打男先咬己唇

  为了让剧情更具冲突性,电视剧总少不了打耳光的戏码,可这打耳光的表演却总是那几招。《中国电视史》中说到,要让打耳光戏拍得逼真,音效很重要。比如给自己打耳光配音,那么右手做出打耳光的动作,左手就得拍在自己的大腿上;要是给别人打耳光配音,配音的人可以选择拍掌或者双手拉扯皮带制造声音。这些仅是入门级,真正让人无语的则是男女主角的对打。比如当男主角打女主角耳光之前,剧情一定会安排男主角抓住女主角的肩膀,猛烈地来回摇动,直到摇得女主角站不稳,再狠狠地打一巴掌,而女主角挨打后总是会夺门而出,男主角随后摇头、懊恼、头撞墙、再懊恼、再头撞墙,但无论是有多懊恼,男主角绝对不会追出去!若是女主角打男主角耳光,必定会先用牙齿咬住下嘴唇,然后一巴掌扇过去,男主角必定头动身体不动,性格地表演,可是要是太有性格,就别怪女主角入戏太深了,一巴掌真打下去。

  吻戏篇  

  假吻观叶识程度

  真吻亲友难淡定

  在早期的电视剧里,吻戏拍得都十分含蓄,含蓄得让人发指:男主角把女主角的脸拉转180度面对自己,然后画面由近及远,观众越来越看不清他俩的脸,模糊中……你懂了吧;还有一种方法是当两人脸靠近的时候,镜头则对上了窗外的叶子。要是吻得激烈,怎么表现?那么当两人脸靠近的时候,镜头带到窗外的叶子,叶子猛烈地颤抖,你也就懂了吧。而如今的吻戏多是真吻,这准备动作当然不可少,男主角刷牙除口臭、女主角嚼口香糖。一切就绪,男主角深情款款地看着女主角,手摸着头发,从头发慢慢滑落到双肩,五个指头搓捏着女主角的肩膀,像揉面团一样,正当要吻下去的时候……等一下!旁白提醒你:“要顾及家人的感受!”男主角记得给你的太太,女主角记得给你的男朋友解释。可是光自己解释没用,还得交换再解释,于是男主角给女主角的男友解释,女主角给男主角的太太解释。眼看风平浪静,可是当真吻上去的时刻,双方的亲友还是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扭作一团厮打起来。

  哭戏篇  

  冥想不敌“猪对手”

  小孩不哭妈遭殃

  哭戏几乎成了电视剧的特色,不哭怎么红起来呢?早期电视剧对哭戏的要求不高,“光打雷不下雨”就可以过关。可当发展到需要真哭的时候,演员们的表现就开始让人抓狂了:有的人靠冥想来哭,想自己悲惨的事情,旁白举例道:“她想的是男朋友怎么抛弃她,跟别人结婚生了小孩到国外去,多惨啊,尤其长得不漂亮。”越想越难过,眼泪来了。正当眼泪要夺眶而出的时候,演对手戏的演员一脸木讷,女主角又破涕为笑了。当然也有用科学的方法,比如用烟熏眼睛、睁大眼睛瞪着灯光,点眼药水或者白花油万精油擦在眼睛四周。这还不算最难的,要是碰上小孩子怎么劝都不哭怎么办?打妈妈、掐妈妈的杀手锏都使出来,还是不管用?旁白告诉你,最后只能把小孩的哭戏给删掉。

  相关新闻

  参演的都是厉害角色

  虽然这个节目制作于上世纪80年代,不过记者了解到参与的幕后人员都很厉害,葛福鸿、王伟忠、薛圣棻、侯文燕等都已经是如今大咖级制作人。其中男女主演的夸张表演雷翻不少观众,他们是谁呢?男主角澎恰恰,1984年踏入演艺圈,成为秀场主持人及乡土剧演员,曾主演过80观众们熟悉的电视剧《家有仙妻》。女主演杨丽音,曾经走红于上世纪80年代台湾综艺节目界,但因家庭考量曾一度淡出演艺圈,不过在2006年时获得第41届金钟奖“戏剧节目最佳女主角奖”。

  这档节目被网友翻出来后,如今话题讨论已经接近7000万次。网友如此喜爱,也让该节目的制作人王伟忠十分开心,日前更半夜发表微博表达感慨。他介绍,《中国电视史》总共做了七八年左右,有上百集,参与的明星非常多,而当时节目中做旁白的自己,还不到30岁。这么久之后还能让网友笑破肚皮,王伟忠表示很开心:“创作快乐给大家,是一生夙愿!”商报记者 卢圆媛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