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咏谈主持人离开央视:"江湖"险恶凡事慎重选择

2014年05月07日 13:57 来源:半岛都市报 参与互动(0)

  自离开央视以来,李咏的动态均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当被问及此次主持《中国面孔》的缘由,李咏表示节目本身的制作水准及自身的匹配程度都是合作的考量因素,“在制作水准上,我希望制作单位重视,制作态度认真,制作格式上讲究、规整;在自身的匹配程度上,我更倾向于适合自己的,凭自己的能力和体力能够驾驭的”。此外,李咏还表示选择山东卫视,是因为山东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使该节目的文化内涵得到保证。为此,李咏还推掉了不少“扎堆型”节目的邀请。

  当被问及《中国面孔》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时,李咏先用“文化”和“综艺”两个词概括 ,“这是一档文化综艺节目,既要展现出节目的娱乐气氛、综艺性,也要谈出节目的文化和内涵来”。《中国面孔》总导演武大海在采访中笑称李咏是“双性主持人”,是当下兼具“文化性”和“综艺性”两个特性的主持人,和《中国面孔》的节目契合度非常高,“李咏曾经是央视一哥,有一张央视脸,在全国观众中有广泛的认知度,他既有文化的掌控力,也有娱乐综艺现场氛围的营造力。在《中国面孔》第一期录制现场 ,李咏精力旺盛,情绪到位,对于知识点、文化点、娱乐点的把握都恰到好处”。

  “大长脸”遭调侃

  专家说下巴像朱元璋

  李咏的“大长脸”向来是网友调侃的对象,如今担任《中国面孔》主持人,李咏的“大长脸”再度被记者拿来调侃,当被问及主持《中国面孔》是不是因为脸长时,李咏笑称,就在录制的第一期《中国面孔》中,自己这张“长脸”得到了色诊专家王鸿谟的肯定,王教授开玩笑说李咏的“长脸”三庭标准,鼻梁很直,上通天下盖地,尤其下巴像朱元璋。

  另外,李咏刚刚迎来了46岁的生日,早在生日当天,李咏妻子哈文便在微博上祝福李咏,并称李咏是“纯爷们”,在采访现场,李咏给出了“真爷们儿”的三个标准:“首先,能够养家糊口;其次,有一份能够支撑自己身心的工作;最后,一家老小在一起其乐融融,如果一个男人能够主导完成这些的话,他就是一个爷们儿”。

  主持人离开央视

  “江湖”险恶凡事慎重选择

  对于近日董卿离开央视的传闻,记者问李咏:“是否因为你的离开挑动了同行的神经?”李咏称自己的离开属于正规调动,“我的离开不是休假不是辞职,而是从这个体制单位调动到另一个体制单位,只是想改变一下自己的活法,压根儿就没想影响任何人”。

  李咏表示,最近也经常接到一些人打来的电话,问及有些人要离开央视的传闻,对此李咏用了一句时下火热的网络流行语“不作死就不会死”的英文版“nozuo no die”进行回应,称江湖还是比较险恶的,凡事需慎重选择。有媒体现场追问李咏,对于那些有意离开央视的人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建议?李咏同样以一句“nozuonodie”作为回应。在不少主持人纷纷离开央视的时候,曾经的元老人物倪萍却又回到了央视,对此李咏表示倪萍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至于自己是否会回去,李咏只说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国字号节目辈出

  希望打造中国的面孔文化

  近年来,国字号节目辈出,从《中国好声音》,到《舌尖上的中国》,再到《中国面孔》,节目有何不同又如何突围而出呢?总导演武大海表示,自从开始着手这档节目以来,被问过最多的问题就是谁能代表“中国面孔”?他的解答是,中国面孔是一个庞大的课题,有人会片面地认为《中国面孔》是中国的“面子工程”,是以名人代表中国的“形象宣传片”,其实不然,“我们定义的‘中国面孔’是古往今来,每一个曾经存在过的、现在存在着的、未来将会出现的中国人的面孔,他既有可能是我们的祖先、历史上的名人、普通的古人,也有可能是当今名人、明星、平凡人等。《中国面孔》旨在揭示每一张面孔背后所蕴含着的生理、心理、审美、历史、文化、民族、地域等各个方面的密码。”

  在谈及节目具体形式时,武大海表示,《中国面孔》兼具文化性和综艺性,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通过明星答题的方式,把节目想传达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来。每一期六位答题明星将分为女貌队和郎才队,所有的题目均以面孔为切入点,通过“小问题”折射“大文化”。同时,除了答题的明星嘉宾外,现场还设置由专家学者、意见领袖组成的观察团,形成主持人、答题嘉宾、观察团的三角互动。对于这样一档节目的收视预期,武大海表示,这个预期并不单纯地体现在收视数字上,“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档文化节目,重塑民族的自尊和文化的自信,将《中国面孔》打造成2014年‘面孔文化’的一个事件”。特派记者 刘礼智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