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香椿入选"舌尖" 安德文:种植几十年心存感激

2014年05月16日 18:15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舌尖”上的商机,使得与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相关的很多食品、食材都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今晚,《舌尖上的中国2》将播出最新一集,又一批华夏佳肴将进入观众的视野。

  在“舌尖”系列中,也介绍过一些北京美味,《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时节》中,房山韩村河镇圣水峪村的安德文种植的香椿就是代表之一。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探访了安德文一家。让记者没想到的是,“舌尖”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实际的收益。

  “去年一斤25块钱,今年才20块钱。”朴实的老安完全没想过借“舌尖”效应抬抬价格,“今年的香椿一共打了500多斤,挣了一万多,过去几年每年香椿都能卖两三万呢。”

  如今,今年的香椿嫩芽已经收完,尽管收入不算多,但61岁的安德文依然十分感激香椿的馈赠:“就一个礼拜,顶上有手艺的人干一年的钱,知足了。”

  500多斤香椿卖了一万多

  比去年赚得还少了

  《时节》导演胡博说,香椿能入选“舌尖”是因为它是一道独特的、长在树上的野菜。而在中国农耕文明中,野菜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餐桌上一道非常重要的食物。

  这个收获期只有短短一周的食物是安德文一家30年来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每年最嫩的那一茬香椿,老安夫妇是舍不得吃的。

  北京房山地区的佛手香椿以根部长得像手爪而文明。胡博说,在上方山挨家挨户调研时,老安夫妇以其质朴打动了摄制组,并确定为最终的拍摄对象。

  不过,拍“舌尖”并没有给安德文一家带来实际的收益。老安说,去年,一斤香椿能卖25块,而今年只能卖20块钱。朴实的他完全没有想过借上了“舌尖”跟收货商抬抬价格。

  “今年的香椿一共打了500多斤,挣了一万多,过去几年每年香椿都能卖两三万呢。”安德文说,以前卖香椿的钱基本上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今年不行了。

  打香椿的那几日 他们最盼阴天

  安家有哥俩,明朝时期就从山西迁来,在上方山落了户。安家种香椿也有五六辈了,“以前100多年的香椿树村里有好几棵,一个人抱不过来,但是长得太高了,已经没法打香椿了”。

  上世纪90年代,村里鼓励种香椿,一棵树补贴8毛钱。从那时起,安德文家的房前屋后开始种满香椿树,郁郁葱葱将他们家的小院子围在当中。“几百棵总是有的。”安德文从来没数过到底有多少棵。

  老安打香椿的工具是自己发明的,5米长的杆子上接着林业工人修剪树枝的剪刀,“原来我们用的是钩子,但是那个不好使,还得拧,现在这个一拉一拽就行”。

  正常的气温情况下,4月24、25号是打香椿的时候。今年天气回暖得早,安德文从4月12号就开始打了。香椿芽往往都是一夜之间抽出,如果气温高到28度的话,一天就老了、不能吃了。

  老安说,那一个礼拜是一年最辛苦的时候。“阳光太好晒着容易老,下雨虽然不妨碍抽芽儿,但是不方便打,阴天最好。”每年到打香椿时节,天气预报就成了老安两口子最关心的节目,那几日他们最盼阴天。

  “人家(收货商)来收的时候,你就得现打。不能头天弄,那就老了。都是当天凌晨三四点就起来,老安手快,能吃苦,他打下来我捡,他们中午来,我们能给人家。都要忙到12点,才能吃上饭。”老伴儿屈书英说。

  四五年前,在盘山道路还没修通时,老安夫妇要背着背篓将香椿送到山下村委会卖,“也不敢多弄,早上八九点钟就得都收拾好了,他捆完,我抬脚背起篓来就走了。走到那儿赶紧着也得四五十分钟。有时候去晚了,或者赶上礼拜六、礼拜天没人来收,那就糟蹋了。”

  不值钱的时候,老安夫妇也不舍得糟践香椿。“以前到房山的公交车费还是5毛钱的时候,我就坐着车到二院那儿摆个摊儿卖,五毛、一块都卖过,一天下来能赚几十块钱。”屈书英说。

  嫩芽卖完后 香椿才成自家美味

  将嫩芽全部卖完之后,香椿才是真正属于老安一家的美味。

  香椿能散发出一种奇特而浓郁的异香,在爱它的人看来,它是春天的味道。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香椿芽当成美食的国家,裹上鸡蛋面粉糊,油炸叫做香椿鱼儿,也可以切碎摊鸡蛋。

  即便是香椿这样时节性极强的食物,屈书英也像中国所有勤劳的主妇一样,想方设法将它保存起来,以供在更长的时间里为家人换换口味。新摘下来的香椿,屈书英会将其加盐、浸泡,腌制起来,然后晒干。

  做上这么一盆腌香椿是她每年的惯例,如今儿女都已成家,大半盆的腌香椿是做给儿女带回自己家吃的。老安的儿女都是吃着香椿长大的,女婿也特别爱这一口。

  这方土地的馈赠 老安夫妇心存感激

  上方山背阴处的这个村庄对于香椿生长来说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儿的香椿味道跟其他地方不一样,会有一种甜丝丝的味道”。

  对于安德文一家来说,香椿绝对是自然的恩赐。“上方山有三宝,香椿、黄鸡和拐枣,这都是上历史书的,跟东北那人参、貂皮、乌拉草是一样的。”老安说。

  在还没人注意到香椿的价值时,老安一家就与香椿树相依为伴了几十年。

  “香椿在这儿特别好长,刨刨地它就长出来了,完全不需要管理。只要树活着,它就会出芽儿。一棵树移走,它留下来的根第二年能长三棵。”老安说,“移到其他地方长不出来这样的,因为没有这样的土壤。”

  十多年前,每年卖香椿就能给老安家创造几千元的收入,“就一个礼拜,顶上有手艺的人干一年的钱,知足了”。对于香椿的馈赠,老安夫妇心存感激。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