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爸爸2》负面评价多 综艺节目难逃"第二季魔咒"?

2014年06月24日 13:42 来源:晶报 参与互动(0)

  被称为“疯狂综艺季”的第三季度,历来是综艺节目火拼收视率的关键时期,各大卫视一般都会在这段时间内亮出自己的“杀手锏”。上周五,湖南卫视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接档《花儿与少年》,意欲以“星爸+萌娃”的形式延续去年的收视神话。不过,虽然《爸爸2》在嘉宾阵容、制作水准、取景地选择等方面不输第一季,收视率表现也可圈可点,但观众负面评价明显多于第一季。

  有观众表示这档节目在形式上已经失去新鲜感和吸引力,游戏和做饭的“桥段”不再让人眼前一亮;还有网友表示,节目中几个小孩的哭闹显得很虚假,仿佛他们已然深知自己是在电视节目中。事实上,综艺节目第二季遭遇“差评”的现象,并非只体现于《爸爸去哪儿》之中。纵览近几年火爆荧屏的综艺节目,无论是《中国好声音》还是《我是歌手》,似乎都没能逃脱所谓的“第二季魔咒”。

  “第二季魔咒”并非一个正儿八经的学术词汇,而是近几年中国综艺节目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共性,指的是那些第一季大获成功的综艺节目,在推出第二季时通常都会遭遇观众口碑下降、收视率下滑的困境。这就像是一种魔咒,让很多综艺节目陷入了“速生速死”的宿命,多数综艺节目的第二季最后都成了最终季。

  “第二季魔咒”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电视行业流行跟风,只要某一档综艺节目取得了成功,很快就会冒出一堆同质化的节目,它们必然会稀释观众的注意力,甚至透支观众对某一类综艺节目的兴趣;其二,一些综艺节目在第二季陷入了“自我复制”的困境,过多地沿用第一季中的成功元素和成功经验,这种模式化的运作方式,很难再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

  综艺节目在多年前就已是各大电视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众多真人秀类综艺节目中,鲜有能打破“第二季魔咒”的节目——唯一的例外是湖南卫视的“超女”和“快男”选秀,但它们其实在几年前就已不再风光。与中国综艺节目普遍“短命”不同,风靡欧美的《美国偶像》、《幸存者》、《全美超模大赛》等节目,连播十几二十季依然备受观众追捧,而且至今都是年轻人青睐的“造梦工厂”。

  差距源于文化理念之别,也源于行业实力悬殊。先说文化理念——在欧美那些王牌综艺节目中,我们能从很多细节感受到他们的文化和信仰,但在我们的综艺节目中,观众感受最深的恐怕是制播方对收视率和金钱赤裸裸的追求。在中国,一档节目成功之后,往往会迅速沦为电视台、赞助商赚“快钱”的机器,从高密度的商业活动到直接圈钱的“大电影”,让很多观众很快感到厌倦甚至感到恶心。

  再说实力问题——欧美国家的娱乐产业比中国更加成熟,最主要的一点就体现在创造力方面。各家电视台几乎都有自己独到特色的“镇台之宝”,在竞争对手有新的节目走红之后,他们通常的做法是设计出一档更新颖的新节目,而不是简单“山寨”对方。反观国内,粗暴地复制、山寨热门节目,简单地购买海外节目的版权,已经是电视行业的常态,很少有“中国制造”的综艺节目突出重围。

  综艺节目竞争激烈不是坏事,但几乎所有综艺节目都“速生速死”,显然说明这个行业已处于病态。中国观众对综艺节目的需求很大,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唯有各大电视台拿出富有创意、质量过硬的节目,才能与观众的需求相匹配。期待能有更多综艺节目打破“第二季魔咒”,成为生命力持久的经典。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