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后会无期》:希望韩寒这颗卫星能冲出太阳系

2014年07月29日 09:19 来源:东南快报 参与互动(0)

  新闻背景

  《后会无期》上映4天票房接近3亿元,韩寒的票房号召力丝毫不逊于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谈到电影的票房成绩,韩寒表示:“无论在电影宣传还是镜头语言上,我认为《后会无期》还是相当克制的,要是一开始就冲着票房去,电影就不会这么拍了。”

  韩寒处女作《后会无期》上映,观众有赞有弹,但总体还是肯定。从纯电影技巧来衡量,固然问题不少,离“佳作”二字还有距离。但导演是首次拍片的韩寒,也就可以原谅了。至少还有经典台词,挽救了这部电影——作为顶级段子手的韩寒,还是有办法让电影刷出存在感的。

  从作家到导演,不需为韩寒的“不务正业”而担忧。随着他的走深,我们发现他的“正业”越来越难以定义。

  经过这么多年,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韩寒是一个经过精密建构的偶像。写作、赛车、电影、民主、80后都只是精致的构件,共同拉起这样一个反体制英雄。他与他的团队一再地通过树立各种景观,引导我们走到这个建构好的英雄之前。而他也不负众望地与各种流行文化互动:包括“凡客体”、“国民岳父”等,这种“等你来恶搞”的姿态,也是积累人气的关键。

  流行文化解构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这是韩寒等人能从体制中杀出的原因之一。

  大众文化中的韩寒,已经不是一个孤独的神,而是包含了一系列丰富文化元素的集合。包括小野、小四、路金波,以及一切为他奉献段子、为他撰写书评的网友——今天我在谈论韩寒,或者您正在阅读这篇文章,我们都成为了“韩寒文化”中的一份子。“韩寒”不再是个个体,而变成一种文化,一种代表时尚、叛逆、洒脱、摇滚属性的少年精神。又或者说,这个群体最大的特征就是“拒绝被定义”,一个不妥协于世俗生活的人群。韩寒本人说过,“我对那些模式化的人格尤为反感,我只是按我喜欢的做事而已,我不愿随大流。”这句话大体上代表了这个群体的心声。

  韩寒是当今社会的投影。韩寒身上的经典元素,恰恰体现了当代青年人的心态。他们与其说是消费主义滋生的纯物质一代,不如说是试图抵抗不可知命运及世俗眼光的一代。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对体制、对世俗的“反抗”存在于方方面面。

  就像片中不知为何而上路的三个人,炸掉了自己的祖屋从此一去不回头,就意味着开展了对命运的抗争。一路上对抗着这凶险的世界,遭遇“仙人跳”、父亲的真实命运、野外迷路、车辆被偷等糟糕处境。一如这一代人,在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下长大,却在现实世界中头破血流。因此,他们迷惘,他们愤怒,他们不解。“这个世界会好吗”、“我想与这个世界谈谈”,这是一代人的追问。

  房价、物价、艰难的就业形势、现实的婚恋状态以及种种社会黑暗,令这代人具备了批评精神。韩寒随性、洒脱、冷峻的风格,又让他们羡慕、膜拜。那种野外撒尿、救助失足女、路上捡狗等行为,又标志着这代人对自由、正义和爱的向往。最后卫星的失事,也标志着最后理想的终点。三个人就此分道扬镳。这其实说的就是我们的故事啊。我们不就是“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一代吗?

  韩寒会飞得很高,也会遭遇巨大风暴。但他不是一个人上路。在韩寒的背后,有一个永不妥协的社会群体。

  同为处女男,我曾经伤心不已,辗转反侧,对韩寒的走红心存不忿。而如今,早已释然,并对他怀有赞许和感恩。他说出了我们很想说却说不出的话,战胜了我们很想战胜却无法战胜的命运。希望这颗卫星能冲出太阳系。

  作者马立明(本报有删节)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