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国产电影需提高自身精神文化价值

2014年08月14日 14:2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137亿元,有望在年底突破270亿元,年增长约30%。从产业角度,这个成绩单是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电影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但从精神文化层面看,有几部精神价值含量高的精品被国人认同,有几部可以拿到世界上对话的力作,又有几部可以传下去的经典?不少观众和专家直言,大多数国产电影的主题轻、思想浅,缺“营养”,尤其缺“钙”,难有唤醒人心的深思或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也许有人会说,不要苛求中国电影的内容,现在能在进口大片的冲击下保住“半壁江山”的票房就实属不易了;也有人说,电影是个商品,只要电影有票房,就说明观众喜欢,就满足了观众要求,达到了目的;还有人说,电影就是一个娱乐产品,图个乐子、打发时间,不必承载多少精神文化。这些说法,振振有词,似乎颇有道理,为中国电影的“营养缺失”寻找到了理由。其实,这些“理直气壮”和习以为常的态度,代表了电影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天平”上的方向选择和价值倾斜。这种为票房而票房、为娱乐而娱乐的价值缺失与偏差,正是当下中国电影亟待解决的一个严肃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电影业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生命力,吸引各方社会资本进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增加银幕数,扩容市场容量,影视业越来越成为投资的热点和亮点。但产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吸引企业的进入,必然要追求投入产出的最大效果,只有实现了利润增长,才能激励更多的后来者进入市场,形成电影业发展的洪流。另一方面,过分放大电影的商品属性,不少人以票房论英雄,以商业价值为目标,娱乐有余,文化不足,虽然口头上高谈“社会效益”,但实际上电影的精神文化功能却在萎缩,电影的精神文化价值在削减。

  如果说,过去我们曾走入一个极端,把电影看作阶级斗争的政治工具,赋予了电影“浓重”的政治功能,那么现在,有的人又走入另一个极端,把电影看作唯利是图的商业工具,只盯着票房和产业的“指挥棒”,忽略了电影的文化诉求和精神功能,剩下“轻飘飘”的娱乐功能,让电影不能承受之轻,既不敢提“电影是主流价值的重要传播平台”,更做不到主动去引导观众,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不走极端,回归电影本来的重量和分量,回归电影本身的精神文化传播功能?就要认识到,电影作为文化商品兼具文化和商品的双重属性,而首要的是精神文化属性,它需要表达文化传统、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发挥娱情、启智、养性等文化功能。而作为商品,它需要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走进人心、产生共鸣,以精神营养满足大众的需要与期待,以市场成功促进主流价值传播,从而实现“叫好”与“叫座”的统一。生产出这样优秀电影需要电影艺术家和企业家具有民族振兴的责任担当,需要有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融合的内在冲动,需要有服务大众的文化自觉和市场理性。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发生45起影视并购案,累计涉及的资金约320亿元,其中19起为跨界并购,包括食品、制造、酒店、旅游、科技、互联网等行业上市公司,纷纷“触电”。越是在其他行业高调进入影视行业时,越是在影视业高歌猛进大发展时,越需要树立正确的产业发展观,越要突出影视产业的文化特性,越要提醒影视从业者的社会责任,越要强调影视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

  提高电影的精神文化价值,让电影回归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功能,并不是说电影又要摆出“说教”的宣传姿态,也不是要贴上“主流”的标签,而是要利用电影这种光影的艺术,用故事、情节和细节润物无声地去传播主流价值观。尤其在市场“唯利是图”时,政府要出手“纠偏”,通过提高调控能力,加大内容生产导向,提高文化治理能力。比如,高票价所造成的观影群体断代问题,迎合当下部分年轻观众所造成的电影题材收窄、原创力不足等问题,相关部门不能不作为,“放任”市场的扭曲,而要广泛调研、主动作为,去弥补市场失灵。同时,电影产业链各个参与主体也需要理性看待市场,以降低非黄金时段票价为切入口,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影院,做大观影市场,这样既扩大受众群、扩容市场、优化观众结构,为中国电影奠定坚实的生存根基和市场基础,实现产业的“丰收”,也为电影拓展了创作空间、补充了精神文化价值,让电影这种世界大众艺术彰显中国的灿烂文化和时代精神,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点。(新闻观察员 张玉玲)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