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韩国“抗日大片”打破《阿凡达》在韩票房纪录

2014年08月20日 14:34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0)

  《鸣梁》打破《阿凡达》在韩票房纪录

  韩国最高票房电影

  原来是部抗日大片

  一部韩国本土电影仅用了18天就打败了《阿凡达》在韩国1362万名观众观看的总票房纪录,登顶韩国影史票房冠军。目前该片仍在持续热映,甚至连韩国总统朴槿惠都走进影院与普通观众一同观看。这部电影就是7月30日上映的古装大片《鸣梁:旋风之海》。在总人口约5000万人的韩国,《鸣梁》的观影人数已经超过了1500万人,总票房折合人民币超过7亿,这意味着每10个韩国人中,就有3个人观看了这部影片。

  韩国人多爱看电影?

  每人一年看4次堪比美国

  别看韩国整个国家只有5000万人口,观影人次却高得惊人。以《鸣梁》1500万观影人次为例,如果一部电影在中国能达到同样的号召力,那它的观影人次将高达到4.1亿,以每张票35元计算,票房将是恐怖的143亿人民币!

  票价约50元人民币

  去年一年,韩国观影人次为2.133亿,平均每个韩国人一年进了至少4次电影院,和全球人均观影人次最高的美国几乎持平!而中国这个数据是0.45———平均每人每两年才进一次电影院。而韩国电影票价并不高,2012年的全国平均票价为43.5元人民币,首都首尔的票价约48~54元人民币,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便宜。如果考虑到韩国去年人均年收入为2.6205万美元(约16万人民币),而中国最高的上海和北京分别是4.1万和3.6万,那这个票价实在很低。

  本土片完爆好莱坞

  韩国人爱看电影,当然与韩国本土电影质量高有密切关系。韩国本土电影票房早在2010年就全面超越进口片,以2013年为例,167部韩国本土电影票房占比达到60.8%,击败了包括好莱坞大片在内的624部进口片。韩国去年票房前十的电影中,只有两部进口片,分别是《钢铁侠3》和《僵尸世界大战》。请注意,这是在没有如中国那样的“国产片保护月”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1597年3月,日本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率领14万陆军、万余海军以及战船数百艘,大举侵略朝鲜。

  开战初期,朝鲜军队损失惨重,海军被打到只剩下12艘军舰。朝鲜王在汹汹民意下被迫重新启用李舜臣统领海陆军抗日。

  由于与日军的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舜臣决定在鸣梁海峡与日军决一死战。10月26日清晨,李舜臣派出一艘军舰引诱日军进入鸣梁海峡,由于海峡太过狭窄,水流湍急而流向每隔3小时一变,日军的尖底舰船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李舜臣利用埋伏在岸上的火炮和仅存的12艘舰船的火炮猛攻日军,最终击沉日军31艘军舰另有92艘日舰被损毁到丧失战斗力,这占到日军舰船的约一半。

  此次海战朝鲜宣称日军有8000多人阵亡,而朝鲜阵亡人数只有34人。日军经此一战补给线被断,被迫撤军。此战创下了世界海战史上难以超越的奇迹。

  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事实上,跟中国票房最高的国产片《泰囧》是部喜剧片不同的是,《鸣梁》不是一部迎合娱乐观赏需要的爆米花电影,而是一部颇为厚重的民族史诗电影。

  《鸣梁》由2011年韩国电影票房冠军《最终兵器:弓》的导演金韩民执导,主人公朝鲜名将李舜臣也是韩国人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影片讲述了1597年10月26日,李舜臣将军在鸣梁海峡以12艘板屋船击退330艘日本入侵船队的故事,也是朝鲜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海战案例。

  为何受到总统的称赞?

  韩国总统朴槿惠观看该片后大赞影片质量,该片优秀的幕后团队是影片质量的保证。《鸣梁》128分钟的时长里有61分钟都是海上战争的场面,这些镜头完全是靠钱堆出来。著名摄影指导金泰成接下了这一高难度的挑战,全片特效镜头超过1500个,动用了韩国国内大半特效公司和好莱坞特效公司。《最终兵器:弓》、《双面君王》的服装组也为影片打造了还原度极高的铠甲与兵器。

  为什么韩国人如此捧场?

  除了该片的高质量外,影片的故事和人物赋予的特定意义也是受追捧的原因。媒体普遍认为,韩国社会在“世越号”沉船惨剧发生后产生了“国家未能保护国民”的想法,因而渴望出现一个李舜臣般的人物,带领国民走出困境。青瓦台发言人也称,朴槿惠观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表明带领韩国走出目前困境的决心。而朴槿惠本人也曾在正式场合发言时引用李舜臣的台词:“忠,一定是要向着百姓的。”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