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威尼斯电影节需给自己找准定位

2014年08月29日 09:4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若要论艺术,威尼斯确实年年都有不错的片子,但无奈只有艺术,没有市场,好莱坞大佬和大片根本就懒得来凑热闹,红毯冷清也就在所难免。

  去年威尼斯电影节把“金狮奖”颁给《罗马环城公路》的时候,就引发了媒体记者和影迷们一片喝倒彩的嘘声。再往前倒退三四年,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入围片单都显得很弱,强片大导都去戛纳电影节了,奥斯卡大热门又都去了近水楼台的多伦多电影节,夹在中间的威尼斯多少显得有点尴尬。

  后来,意大利人索性凭借“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历史积淀标榜起了艺术,这几年最终获奖的影片《罗马环城公路》《圣殇》或者《在某处》都因“看不懂”争议十足。于是坊间流传着一个段子,如果你想去威尼斯电影节拿奖,最好拍一部没人能看懂的片子,最好连你自己都看不懂。这就像把全世界的媒体招致自家门前,看他们自娱自乐耍猴戏,想想就有点伤人。

  如果网络社交媒体越来越普及,想引发话题和热度变得很简单,即使你像特柳赖德(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小镇)电影节和纽约电影节一样资历尚浅,但你只要能请来大卫·芬奇的《消失的爱人》、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性本恶》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星际穿越》这样的片子,你依旧可以轻松引来各国影迷和媒体的目光,在社交网络上掀起一阵浪潮。

  什么样的电影节似乎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电影节自身的定位,比如圣丹斯就标榜独立电影,多伦多主打市场交易,戛纳就像一场文艺盛宴……找不准精确定位的大牌电影节不只是威尼斯,柏林也面对同样的尴尬,但柏林尚可以标榜政治,威尼斯给人的感觉就只剩下文艺高冷了。

  在阿尔贝托·巴贝拉接替马可·穆勒成为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后,在他们进入70个年头之后,他们考虑着将电影节的方方面面都重新定位。比如减少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数量,挖掘世界边缘地区和没有电影制造历史的国家的电影,开发电影市场的交易等,但效果都不太明显,甚至电影市场的交易数字都不好意思公布出来。

  巴贝拉主席在谈到威尼斯和其他电影节的不同之处时说,“它更注重对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的商业扶持,为艺术电影搭建工业和商业上的沟通桥梁”,不过放诸于世界,这算不上什么特色。

  据说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注册记者人数不超过3000人,首日的红毯星光基本上也全靠《鸟人》剧组的爱德华·诺顿、艾玛·斯通和迈克尔·基顿等人,甚至顶着开幕片和夺奖大热门的首部竞赛片头衔的《鸟人》影厅上座率也只有八成。其实今年的片单可以说是5年来的最佳。主竞赛单元有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法提赫·阿金、阿贝尔·费拉拉、塚本晋也和王小帅等名导,非竞赛单元也有洪尚秀、陈可辛、詹姆斯·弗兰科、巴瑞·莱文森和许鞍华等人的话题之作。

  若要论艺术,威尼斯确实年年都有不错的片子,但无奈只有艺术,没有市场,好莱坞大佬们根本就懒得来凑热闹,毕竟风格路线不一样,来了没奖拿,还砸大价钱跑一场秀,不如选择自家门口的电影节,顺便还能为奥斯卡预热,除非是有些人把来威尼斯当成私人度假。

  威尼斯电影节如今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给自己找准定位,如何能从别的电影节手里抢一些有商业卖点的片子,如何吸引来更多星光,如何把电影市场的交易搞活。走文艺路线可以,但玩得太高冷了就会把自己作死。(亵渎电影)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