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电视养生节目如何才能不走样

2014年10月15日 10:34 来源:春城晚报 参与互动(0)

  自2015年1月1日起,电视养生节目只能由电视台策划制作,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出现宣传药品、保健品、食品、医疗器械、医疗机构等产品或服务,宣传联系电话、方式、地址等六类行为的,均属于变相发布广告,需严格按照广告管理规定进行管理。(相关新闻见A2/14版)

  近年来,一些养生节目打着医疗的擦边球,以保健为幌子,捧生出不少所谓的“养生明星”,也在夸大宣传中误导了观众,损害了群众利益。于此而言,重拳出击,严苛整顿自然是极有必要的。只是,让人生疑的是,切断了社会公司制作渠道、限定了主持人身份、设定了咨询电话位置,就真的可以避免“变相发布广告”的问题吗?养生节目真的就能从此改颜换面了吗?

  社会公司的制作,基于逐利性的生产逻辑,出现节目变味的情况,当然是有可能的,但是也必须看到的是,在传媒的市场环境中,出现制播分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换言之,社会公司的制作,并不能成为节目变味的根本因素。在经营压力的冲击下,谁又能保证电视台策划制作不会逐利而动呢?而限制主持人的范围,看上去是个不错的改变,但让人不解的是,养生节目的走样,跟谁是主持人,到底有多大的关联呢?从近几年那些倒下的养生明星来看,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堪称不学无术的骗子是如何登堂入室的呢?

  制作方是谁,主持人是谁,咨询电话放在哪,这都是养生节目的形式安排,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节目内容的监管。如果在严厉的监管之下,制作方心有法度,主持人心有敬畏,养生节目同样能够扮演好“向公众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治疗以及养生保健等健康知识和科学常识,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信息需求”的角色。正如此次发布的管理规定中,对电视台资质,对专家的资质有了明确的门槛规定,只要有严规在侧,养生节目还如何成为无序的江湖,江湖骗子又如何还可能成为“专家”呢?高亚洲

【编辑:李萌】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