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韩合拍片大趋势:热映片经典片将翻拍

2014年10月20日 16:33 来源:姑苏晚报 参与互动(0)

  今年的中韩合拍协议正式签订后,两国合拍项目在市面上越来越多。不久前的釜山电影节上,国内某公司主管感叹,“好些韩国电影人把项目书塞给我,剧本里都刻意地加入中国元素,韩国艺人公司也拿来好些新人资料求合作……”这位主管说,合拍协议签订后,韩国电影人更热情,更直接了。

  记者通过多方面调查采访发现,今年开始,中韩合拍片数量激增,从2000年到2013年,不完全统计,合拍片数字为22部;从今年到未来2年内,要上映以及在筹划中的合拍片数量为12部,其中爱情题材达到8部。记者通过采访两国电影公司,业内专家,来解读中韩电影合拍现状。

  Part1科普中韩合拍史

  从演员打酱油到共同投资开发项目

  在2000年至2006年阶段,两国电影人还没有合拍片的概念,合作方式基本是请一个国外演员在片中打酱油;题材也是以古装功夫和催泪爱情为主。在票房方面,这6年合作的电影都没有达到共赢,像《白兰》、《武士》这样韩国导演编剧把控的电影,韩国本土票房口碑俱佳,但在内地反响平平,甚至都没有上映过。同样《神话》,《七剑》等国产片本土票房也算不错,但在韩国都没有达到最基础的观众值——百万观影人次。

  2008年的两部电影对当时的中韩合拍片颇有借鉴意义。一是冯小刚的《集结号》,电影请了韩国《太极旗飘扬》的特效团队,加深了两国电影行业的技术合作,之后的《大明猩》更是采用了韩国的CG技术,意图打破好莱坞的技术垄断。另一部电影《女人不坏》,是当时韩国的爱情喜剧之王郭在容编剧,尽管电影最终也是两国观众不讨好,但从这以后,不少韩国编剧和导演来到内地淘金。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都没有拍出能够同时受中韩观众认可的影片。

  随着中韩影人不断摸索,加上今年7月份中韩电影合拍协议的正式签订,两国电影合作进入蜜月期。据不完全统计,今明两年约有7部电影要上映,其中6部是爱情片。玄幻,灾难,战争等多种题材的电影进入筹备期。同时,越来越多的韩国导演编剧以个人签约方式进入内地。

  Part2观察:中韩合拍大趋势

  剧本研发倾向小说,热映片经典片将翻拍

  创本创作是核心竞争力。在2000年初的三部合拍片《飞天舞》,《白兰》,《武士》都是韩国创作班底把控剧本,在韩国本地的成绩也是十分喜人。现在两国电影人基本也是拿出自己的优秀剧本找对方合拍,共同投资,共同发行。特别是中国电影人越来越有主动性,在今年公布的项目中,万达的《斗破苍穹》,乐华娱乐的《夏有乔木》,派格影业的《第三种爱情》 等剧本均改编自国内热门小说,辛夷坞的小说《应许之日》也提上日程。

  韩方则倾向于翻拍以及制作续集片。之前《晚秋》,《危险关系》,《笔仙》三部曲等均翻拍经典或者热映片。现在韩方也是如法炮制,原先制作全智贤版《我的野蛮女友》公司SHINCINE新开发了剧本,找到内地摩天轮影业,共同投资了宋茜版的《我的新野蛮女友》,男主角仍是车太贤。

  在过去,内地的电影公司多以单个项目的方式和韩国公司合作,而现在,内地公司从战略角度,和韩方合作多部电影,也有内地公司签约韩国热门导演。在业内观察人士彭侃看来,将来中韩电影合作还会进入资本整合方面。

  Part3解读:为什么中韩电影合拍越来越紧密?

  有协议,有信心,优势互补,各取所需

  不止一位内地制片人告诉记者,实际上今年7月份签订的中韩合拍协议并没有在具体措施上有所改变。

  不过,韩国电影研究专家范小青表示,协议正式签订有一定的政府鼓励意味,也是对好莱坞文化侵略的一种反击姿态。业内观察人士彭侃也认为,“合拍协议的签订可能给韩国电影人带来一种保证和信心。以前没有正式签订,是有不确定性的。现在有了官方协议,他们心里比较踏实。”

  此外,派格影业负责人沈婷昭在釜山电影节上告诉记者,“韩国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剧本开发,他们有一套完整的开发体系,可以从剧本阶段为电影的成功提供保证。”谈起和韩国团队的工作感受,沈婷昭也很有感触,“专业,分工明确,流程化管理很明确。当时我们有一个短片,导演说一个星期做完分镜头剧本,他们三天就做完了,这一定是一个配合非常默契的团队才能完成的。我们确实这方面还在一个成长期,流程管理和韩国团队比还有距离。”

  韩国电影有剧本资源,有人才优势,那么他们欠缺的是什么?派格影业的沈婷昭告诉记者,韩国看中合拍,主要也是中国市场广阔。目前看来,他们自己的市场容量已经快到天花板了,“韩国人要拍大投资的电影,本土找投资非常难,过1000万美金成本的电影,就要慎重考虑。如果想做大制作,与中国合拍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合拍,不仅可以融到可观的制作费,更重要的是天然进入了中国市场。包括汤唯的丈夫金泰勇导演,下一部电影要找投资也是到内地。”

  Part4隐忧

  韩国导演编剧如何“接地气”,“中国化”?

  一位内地新成立电影公司的负责人谈到釜山电影节的新情况觉得有些好笑,“好些韩国电影人把项目书塞给我,剧本里都刻意地加入中国元素,比如说人物在中国长大,他们也有抗日题材的剧本,只不是主角是中国人。可能觉得你们感兴趣,他们刻意加入这些中国元素,觉得你看中这个,跟你们合作就更方便。韩国艺人公司也拿来好些新人资料求合作……”

  在不少制片人看来,加入中国元素不代表就能接地气。韩国CJ娱乐的电影人郑泰成谈到这个现象时说,“题材和素材得双方共同策划研发,最重要的是互相了解双方的市场。”内地摩天轮影业的制片人杜女士也表示,在拿到和韩国公司共同拍摄的《新野蛮女友》剧本时,虽然剧本由韩国人主控,还是请中国编剧把剧本改得更接地气些。

  CJ娱乐负责人郑泰成谈到《鸣梁》在中国国内的上映计划时,内心也不确定票房会有多少,他期待能够打破《雪国列车》的8000万票房。实际上在中国,8000万票房并不高。他认为这部电影能否为内地观众接受的最大问题是,内地观众是否愿意了解韩国在明朝末期的海战历史。

  除了创作上的文化隔阂,也有沟通上的隔阂。一个中国制片人表示,韩国制作团队虽然彬彬有礼,但还是有隔阂,“个人觉得他们不是特别信任中国片方,他们还是比较自我。他们做事情会要求韩国团队来做。而且韩国人不像美国人那种特别直接表达,他们会绕半天,所以我们是有沟通成本的。”谈到自己的合拍原则,这位制片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立场。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