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访天娱总裁龙丹妮:做青年文化的敏感者

2014年12月04日 00: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天娱总裁龙丹妮:要永远制造青年偶像的产品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4日电(记者 张曦) 作为中国最大粉丝公司——天娱传媒总裁,龙丹妮身上有太多光环,比如“娱乐教母”、“草根文化推手”等。在这家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她抽空接受了中新网采访,分享“霸道总裁”的一系列管理心得,龙丹妮认为,天娱并非青年文化的引领者,而是敏感者,“我们是永远紧张的”。

  解读粉丝经济

  “不要贴上选秀、脑残标签”

  2日下午,刚从斐济探班电影《爸爸去哪儿2》回京的龙丹妮,神采奕奕地坐在北京东三环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身穿丝绒黑西服的她俨然一副“霸道总裁”的姿态,对各种麻辣问题来者不拒。

  龙丹妮这三个字,宛如一颗投入湖水的石子,在中国娱乐圈掀起了巨大的波浪。

  从“超女”、“快男”起步,龙丹妮一手打造了天娱这家中国最大的粉丝公司。但她从来不避讳提到天娱最早到北京时的窘况,“那时很多人觉得我们是从南方来的土豪,破坏一切秩序。可是现在大家对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觉得天娱是行业的一种生态,这就是市场的发展”。

  “我们之所以成为最大的粉丝公司,是因为没有别的公司做这件事,确实很幸运。”龙丹妮双眼散发出自信的光芒,“我们公司有将近50位艺人,其中开微博的有20多人,他们的粉丝加起来将近1个亿”。

  粉丝,的确是天娱这家公司最有力的支撑点,龙丹妮深谙此道。

  所以她领导的天娱坚持两个原则,“永远制造青年偶像的产品,服务人群年龄段为12-35岁”,但也会跟着市场的变化思路,从以艺人偶像为核心开发产品,变成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以艺人与音乐为主的产品线,另一条是以节目制作、电影、电视剧为精品IP的生产线。

  在龙丹妮眼里,中国的粉丝经济在全世界是特殊现象,不能完全建立在日、韩、美的造星体系上。她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偶像,“之前因为‘超女’、‘快男’产生大量粉丝,后来发现《爸爸去哪儿》也能产生大量粉丝,不管是3岁的孩子还是40岁的爸爸都成为偶像”。

  “这说明大家急于在内心找到一个投射面,是内心渴望、饥渴的表现。”龙丹妮不喜欢别人把粉丝经济简单贴上“选秀”、“脑残”的标签,“粉丝经济是一门学问,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回望天娱十年

  “和艺人合约从3、5页纸到50页”

  龙丹妮之所以从斐济赶回北京,是为了筹备和参加天娱十周年庆典“明天的派对”。这是一场跨界艺术展,除了有旗下艺人李宇春、张杰等助阵外,还有吴笛、叶甫纳、刘辛夷、陈天灼等青年艺术家参加。

  这场艺术展,是天娱的又一次让人意想不到的创举。

  “《明天的派对》是地下丝绒乐队的一首经典歌曲”。谈到创办初衷,龙丹妮颇有几分骄傲,“很多媒体都以为我们会做万人演唱会,把天娱十年的群星召集起来唱歌。但那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是天娱的一次行为艺术”。

  跌跌撞撞闯荡十年的天娱传媒,目睹了中国娱乐圈从无规矩到有秩序的变化。

  龙丹妮至今仍记得,自己刚到天娱时,跟艺人签约只有3、5页纸,现在则足足有50页。

  “并不是有多么严苛。而是很多东西越想越细致和深入,既是对我负责,也是对艺人负责的态度,我们跟国际大公司,比如迪士尼合作的时候,他们发的合约都有100页。”龙丹妮坦言,自己对艺人的管理最看重的是能否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认知度,“这比合约更重要,如果我们彼此没有信任,任何合约都约束不了一个人”。

  做青年文化的敏感者

  “我们是永远紧张的”

  回望天娱十年,龙丹妮只有轻描淡写六个字——“不容易,有意思”。

  青年文化,是天娱的特色,但什么是青年文化,连龙丹妮也说不清,在她看来,天娱不是青年文化的代表者,也并非引领者,“希望做青年文化的敏感者,我们是永远紧张的”。

  为了成为敏感者,龙丹妮花费颇多心思,她努力钻研年轻人的心理和心态,并把这些变成推出每一个产品时的准确数据。

  “做青年文化首先要懂年轻人,要学会站在另一个纬度看世界,只有创作者体会到精神和文化,才能让品牌生命力更持久。”

  “我不能指望把天娱的产品变成高大上,或者富有极高的文化涵养,这不是流行文化要去做的事情。”

  在龙丹妮的引领下,天娱从选秀狂热到打造品牌,和中国流行娱乐文化发展踩在同一个节拍上。

  “好像大家走在一个共振点上了,所以我说我们很幸运。”龙丹妮脸上浮出满意的微笑,“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疯狂,我们经过了巨大的造星疯狂后,回归到内心,这是必然趋势”。

  对她而言,经历了上个十年的天娱,比其他公司更有经验。同时,她也时刻等待再一次全民造星热潮的来临,“如果再发生这样的契机,我会知道如何把产业链做得更专业化。我相信再过十年体系更加完善,不会让人惊心动魄”。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