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新导演容易在处女作上陷入“自拍模式”

2015年04月19日 09:05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是看电影

  还是看导演

  处女作电影上映被骂,伊能静哭了。除却为自己的心血鸣不平、惊异于陌生人的恶毒外,还有一层欲说还休的悲哀:为什么我的故事我的感受得不到你们的认同?是的,《我是女王》中处处都可寻“女王静”的个人经历。宋慧乔的角色,从职业到经历都和生活中的伊能静对号入座。而陈乔恩、邬君梅从弱到强到最后选择自我的心路历程,又何尝不是伊能静从知性少妇到失婚自强的角色转变经历?如果说,初次执导的电影遭遇票房滑铁卢是伤及了钱包和导演前途的话,那么融入到电影细节中的感受被挑剔、被排斥甚至被嘲笑就伤及自尊和内心了。所以,伊能静的难过可想而知。

  其实,女导演乃至一些初执导筒的男导演都容易在处女作上陷入“半自传”的自拍模式中而不自知。比如张艾嘉的《心动》、《新同居时代》、《20 30 40》 乃至《念念》,都是她在不同时期的心路写照。又比如赵薇的毕业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女一号“郑微”从性格到行事模式都有赵薇的影子,还有李玉、许鞍华、《岁月神偷》罗启锐张婉婷组合、《麦兜》系列谢立文麦家碧组合,他们以自身感受为卖点的作品中,明明白白地贩卖着自己的生活故事、感受观点,这是优势、也是局限。

  世界上最伟大的编剧是真实的生活。然而,要将个人生活融入光影中去,需要很高的艺术造诣,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否则,就是自娱自乐,自己流了一脸的泪,观众还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林虹汝)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