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百余华裔青年相聚北京 共圆共享“中国梦”(3)

2013年06月14日 11: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百余华裔青年相聚北京共圆共享“中国梦”(3)

  座谈“责任与未来” 华裔青年期望传承中华文化

  除了参访北京的名胜古迹和重大活动外,北京市政府侨办还组织华裔青年代表开展了“凝聚侨界青年力量,共建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座谈会”,就“华裔青年未来与中国,华裔青年责任与世界”这两个主题进行座谈。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和地区的百余位华裔青年畅谈此次亲临古都北京的种种感受,表达了学好中文和来北京发展的愿望。

  来自印尼的高陈安曾在北京留学,现在在当地的一家公司任职总经理,他表示,在北京留学的侨生很多,通过在北京的学习既学习了中文,也增进了对中华文化和北京的了解,对求职和做生意很有帮助。

  来自日本的青年代表熊峰说:“中国的开放发展,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身为日中书法艺术协会会长的他,将发言重点放在了文化上。“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日本人对书法又有着极度的热爱。日本从小学就有‘习字’课,学习临摹的就是中国的字帖。日本书法虽然已经发展成熟,但‘根’始终在中国,我希望中日双方能够加强书法层面的交流,中国的书法家多到日本‘传道授业’,书法艺术的传播也是汉字的传播。”

  “加拿大华人青年联合总会有这样一个服务口号,那就是‘孩子讲中文,老人不寂寞’,在有60万华裔人口的多伦多,学习汉语热潮持续升温。甚至带动了其他族裔和当地人到中文学校学习。但师资力量的跟不上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希望北京市侨办利用北京的教育资源优势,牵线搭桥,帮助派遣更多的优秀汉语教师到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加拿大青年代表的发言,一时间引起在场共鸣。许多国家的华裔青年也纷纷表达了住在国对汉语师资力量的迫切需求。

  热烈的讨论持续近3个小时。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北京市政府侨办主任李印泽说,座谈让侨务工作者获取了很多信息,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北京有丰富的医疗、教育、文化、工商业和科技资源,北京市政府侨办是联系海外华侨华人与北京的桥梁、纽带,是沟通海外侨界与北京各部门的渠道、助手。他希望海外华侨华人,尤其是青年朋友们通过这次交流活动能增进对北京的了解,与北京建立起联系,将他们自身的发展与北京的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希望海外华裔杰出青年,多推介北京,让北京走向世界,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共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畅谈“中国梦”

  在此次“华夏行”开幕式上,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指出,“中国梦”代表了侨胞的心声,代表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景、共同追求。各位青年,虽然大多出生于海外,加入了外国籍,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传统,我们都是中华儿女、龙的传人。

  他认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深入了解“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中国拥有5000年悠久灿烂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为人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越南籍华裔代表曾广健说:“我们在用双脚丈量中华山河大地,用心灵感知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增加力量。”

  曾在中国大陆出生长大、目前任佐治亚大学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的劳长石,今年年初他和朋友一起回到中国开启了创业之旅。他说,中国对他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出生在中国,陌生是因为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让他需要一段适应时间。

  在他看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中国和平崛起”这一个愿景很符合中国的国情,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中国梦”!“具体到我自己就是能够在中国实现我的创业梦想。”

  据悉,中国国务院侨办从2001年开始努力打造全球华裔青年“感知中国、加强联谊、共谋发展”的平台,先后举办了八届“世界华裔杰出青年华夏行”。(池晓)

【编辑:范超】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