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潮汕侨批史:保留一份“世界记忆”遗产

2014年02月28日 10:3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侨批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据《潮州志》:“潮人出国,远肇唐宋”,然有史可考的,应自16世纪中叶,自明嘉靖至隆庆,东南沿海一股冲破“海禁”的潮流,如火如荼,此起彼伏。

  其中有一批潮州人(闽南人),为了生存,冒着生命危险,“擅山海之禁以为利”,在“禁”则“盗”、“弛”则“商”的生死博弈中,终于学会经商……但后来,这批人在官军的追逼下,不得已背井离乡,只好定居暹罗的北大年港,成为较早移民东南亚的有史可考的潮汕先侨。

  后一代又一代的“来自一个不持武器而又勤恳的民族”(英国史学家巴素语)的先侨们,同所在国人民一起,世代友好,和睦相处,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创造侨批商务,把跨国多元、集约经商的商业途径与东方儒商诚信经营理念的现代化完美结合打下基础,为中国和东南亚金融市场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潮汕先侨与侨批文化》一书)作者陈训先在该书中提出侨批定义是“侨批业是潮商学会跨国多元、集约经商的演练场”、“侨批业是比洋务运动更早的金融通洋活动”等前人尚未提出的新颖观点,可成一家之言。

  陈训先是改革开放以来较早进入潮汕先民、先侨与侨批文化关系领域的研究者之一,《潮汕先侨与侨批文化》精选其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13篇文论,基本反映其承前启后、突破鼎新的主要研究成果。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那些自16世纪中叶以来从樟林古港走出去的潮汕先侨是如何以自己的过人胆识与智慧,在惊心动魄的冲破“海禁”中,学会经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进而至19世纪前期,先侨又如何创造侨批商务,并且拓展东南亚原始金融市场。

  作者重视新史料与新方法,为潮汕先侨与侨批历史研究筚路蓝缕,开辟蹊径。作者弘扬唯物史观,对被李贽誉为“二十分才,二十分胆”的明朝“海盗”林道乾重新作客观评价:考其一生最大的亮点,不仅在敢于冲破“海禁”,发展海上贸易,以济民困,还在于他领导台湾人民,与西班牙殖民者作殊死斗争。泰国澄海侨领陈训钧先生读完这篇《樟林古港与泰国澄海人》后有自己的发现和见解,并作《史补二则》予以呼应,追忆林道乾在泰国的史实轶闻。

  书中《论侨批的起源》一文在泰国《亚洲日报》转载后,新加坡学者陈剑虹先生著作《槟榔屿潮州人史纲》即采用了文中关于“银信合封”的“侨批”定义,认为这一提法“相当精准”。在侨批史研究的另一个贡献是考证澄海侨批业创始于道光九年(1829年),比福建创办于光绪年间的龙溪县流传乡水客郭有品的“天一信局”至少要早半个世纪。书中还论述邑人陈孝天先生为防止外币银洋流入,联合樟林各社乡绅、诸大号船主,成立批业会党,收银一律打戳为记,遂使市场井然。在《“中国必定胜利”——记著名泰国侨领蚁光炎先生》中记述了抗日战争期间汕头失陷后,蚁光炎先生冒着生命危险会晤廖承志,开拓东兴邮路,实现抗战时期潮汕侨汇驳汇的光辉历史。(李小江)

【编辑:王盼盼】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