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归侨缅语专家粟秀玉的桃李人生

2014年05月30日 17: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题:归侨缅语专家粟秀玉的桃李人生

  记者 杨凯淇

  “我常跟我的学生讲,我不看你的地位、权利、钱财,只看你为人正不正,德才兼备我才敬重。”归侨缅语专家粟秀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市侨务工作会议暨首届“京华奖”颁奖大会上,粟秀玉被授予首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荣誉称号。谈及数十年执教经历,粟秀玉坦言,很苦也很幸福。

  生于缅甸、长于缅甸的粟秀玉,在母亲的影响下,自幼接触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多年后,当她回到福建祖地时,很多乡亲都很惊讶,这个“番仔”讲闽南话竟然讲得这么好。也正是由于熟稔中缅两国文化,粟秀玉在定居中国之后,为中缅“胞波”情谊贡献良多。

  1965年,她受中国政府之邀,以缅甸语专家身份回到中国,先后在中国外文局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从此定居北京。

  她不仅是中国的缅语泰斗,而且对巴利文有很深的造诣,更是通过了缅甸佛学考试最高级别——9级的唯一中国人。粟秀玉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梵缅老柬汉宗教词典》缅文部分,翻译和审定《毛泽东选集》、《跟随毛主席长征》等多部译作,其个人事迹曾被收入《中国专家大辞典》。

  这些学术成果的背后满是粟秀玉的汗水。她回忆说,在缅甸时,由于有家人和保姆帮忙,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刚刚回到中国时,一切都得靠自己,又要教书又要照看孩子,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我有六个孩子,怎么吃饭就是个大问题。”她回忆说,当时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只有90块钱,去掉每月必缴的幼儿园费用等,只剩40块钱供家用。她只能去买那种被剃得光光的大骨头,和白菜、面条一起煮,吃完了再添水熬。就这样,一锅骨头汤吃上一个星期。

  “孩子们就是跟着我这么苦过来的。”粟秀玉说,自己并没有太计较得失,她始终觉得好人会有好报,尽管日子苦,她也很幸福,“因为我跟我的学生关系特别好,像母亲和子女一样。”

  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粟秀玉丝毫不为过。归国前,粟秀玉曾担任仰光南洋中学教师和缅甸福建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在缅甸华人圈里,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曾经是她的学生。归国后,在中国缅语界,粟秀玉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人要有一定的学问和正义感,才有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粟秀玉以此教导她的学生们,也身体力行坚守了一生。

  去年3月,缅甸总统吴登盛授予粟秀玉“弘善贤德楷模”最高荣誉勋章,表彰其为教育、佛教、公益和中缅友好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该勋章是缅甸总统签署总统令授予的国家最高宗教奖项之一,粟秀玉是获得该荣誉勋章的唯一中国人。在她看来,这也是为表彰其为传播中缅友谊而作出的努力。

  直到今天,已经85岁高龄的粟秀玉仍在为公益事业忙碌着。她告诉记者,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忙人,每天电话不断,想找到她并不容易。尽管如此,她还是很高兴。她说:“人生很短暂,对人要宽容、博爱。”(完)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