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德系三杰”差距渐小 谁是豪车第一品牌?

2011年07月07日 09: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国内豪华车第一品牌非奥迪莫属,毋庸置疑。然而,从去年开始,情况开始有了些许不同——宝马和奔驰的穷追猛打,让奥迪一骑绝尘的优势不再。特别是今年以来,“德系三杰”的差距越来越小,随着半年报表的逐渐出炉,对奥迪的质疑声渐起,国内豪华车第一品牌争夺战也宣告正式打响。

  虽然6月的统计数据还未出炉,但前5个月的销量显示,宝马与奥迪的差距已经被压缩至1.2万辆,其中,奥迪共销售11.2万辆,增幅为27.8%;宝马销量为10.08万辆,同比增长71%;奔驰也卖出了7.81万辆,同比增长70%,宝马和奔驰的增速是奥迪的两倍多。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推算,宝马今年在中国的总销量将在年底超过奥迪,奔驰单月销量将在明年二季度接近奥迪。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销量常常被认为是最直接反映企业发展业绩的指标,其背后还体现了企业研发能力、产品质量、营销方式和对本土市场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等,也就是说,销量背后是综合实力的比拼。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阶段,奥迪的全价值链模式被宝马、奔驰效仿,而奔驰、宝马的产品阵营则更加完善,特别是进口车产品系列,这也是奥迪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第一品牌争夺战,到底谁才能够笑到最后呢?

  奥迪:保守的战略或将成为前进阻力

  用保守来形容奥迪,想必很多人会表示不认同,毕竟,早在去年100万辆下线的时候,奥迪就提出“要用3年时间再创一个100万辆”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一度被媒体指责为“大跃进”。

  然而,目标与行动并不一定能够保持一致。相比目标,奥迪在行动上显得过于保守。以提升产能为例,2007年,奥迪在华销量就已经突破10万辆,产能瓶颈迫在眉睫。然而,直到2009年9月,规划产能为10万辆的奥迪第二工厂才正式建成投产,这意味着奥迪的产能达到20万辆。根据奥迪当时的规划,是希望用5年的时间,达到20万辆的销量。

  但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多时间,2010年年底,奥迪的年销量就超过了20万辆,达到22万辆。在这种情况下,奥迪并没有果断进行新工厂的规划。刚刚获批的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曾被外界猜测将首先投产奥迪车型,但近期一汽大众内部人士却否认了该说法:“奥迪与大众品牌的生产线是不一样的,这点在长春工厂就已得到体现,因而我们初期不会考虑生产奥迪品牌车型。”

  也就是说,截至目前,奥迪仍没有新建工厂的计划。尽管经过3月的生产线调整,目前奥迪已初步具备30万辆的年产能,但并不能彻底缓解奥迪产能不足的现状。从去年奥迪Q5国产至今,市场上一直提不到现车,一些经销商甚至以没车为由,拒绝消费者订车。

  相比之下,近几年才快速发展的宝马和奔驰则显得更加“大手笔”。早在2009年年底,宝马与华晨就在人民大会堂签订增资扩产备忘录,计划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设新工厂。2010年6月,华晨宝马第二工厂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工厂一期工程将于2012年建成投产,产能达到10万辆,未来根据需要追加到30万辆。今年5月初,宝马汽车宣布将第二工厂的投资金额从56亿元人民币增至10亿欧元,用于将华晨宝马在沈阳大东区现有工厂产能从3万辆扩充至7.5万辆,并挖潜上升到10万辆。

  至此,宝马在华规划产能已经超过在华耕耘了20多年的奥迪。相比之下,奔驰也不甘示弱,近日,在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见证下,戴姆勒股份公司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华合作。双方将向北京奔驰再注资约20亿欧元,投产GLK越野车以及另三款奔驰紧凑型车,并提升C级轿车及长轴距版E级的产能。

  根据协议,奔驰将进一步扩大在华乘用车的本地化生产,除了在今年实现中型豪华越野车GLK的国产外,还包括另外3款奔驰新一代紧凑豪华车型的国产计划,该计划将于2013年开始逐步实施;根据市场需求,北京奔驰的年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全新的发动机工厂将于2013年开始制造4缸汽油发动机,用于奔驰轿车及轻型车的本地化生产。发动机工厂的最高年设计产能将达25万台,并可根据销售增长的需求得到进一步增加。此外,双方还将成立新的研发中心,负责车辆的测试与匹配,与供应商一起携手开展研发工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