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界定和培育汽车自主品牌虽难亦当为(2)

2011年07月07日 16: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界定标准问题绝不容含糊

  由于时代的限制,《辞海》和《现代汉语大辞典》里都没有自主品牌的词条。《百度词条》对自主品牌的解释是:“自主品牌(Self-owned Brand)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它有三个主要衡量因素:市场保有量、生产研发的历史及其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企业自主品牌首先应强调自主,产权强调自我拥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同时能对品牌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自主支配和决策。主要有两方面:对品牌知识产权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如果对品牌只有使用权如进行贴牌生产的企业,而其处理权和最终的决策权在他人手中,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品牌。”

  这种解释过于概念和原则。一辆汽车由数万个零部件组成,其中发动机、车身、变速箱等核心总成又分别由众多零部件组成。今天,汽车产业国际化程度日益升高,很多零部件生产企业分散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全球采购已经成为整车生产中最常见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汽车自主品牌的界定变得极为复杂和不易。

  奇瑞、吉利、比亚迪、华晨等企业的产品号称中国自主品牌,由于国内权威部门尚未发布自主品牌的界定标准,因此,但这种自主品牌在理解上也只是相对于洋品牌而言,算是一种约定俗成。品牌是商品的灵魂,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目的不明,如何发展?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界定标准问题绝不容含糊。要建设和培育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就一定要对自主品牌有一个基本定义。针对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自主创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中国自主品牌建设的核心。

  “自主”的提法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中国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包围之中,由于中国的经济基础差,国内经济困难,包括汽车在内的物资极度匮乏,人民生活极为艰苦。为了战胜困难,渡过难关,面对封锁,中国共产党人发出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铿锵号召,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封锁吧,封锁个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有着极强政治内涵的“自主”概念由此而来。在那个时代,中国人民克服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造出了“红旗轿车”、“东风汽车”、“北京吉普”等当时国内知名品牌汽车。这些汽车是中国汽车企业完全依靠自己力量生产的汽车,汽车上所有的零部件从头到脚都是“中国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汽车都是中国“自主品牌”。但与国际汽车水平相比,这些自主品牌汽车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产品质量都存在几十年的差距。

  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汽车工业大发展的形势,面对资金和技术的困难局面,中国通过合资,以市场换技术,上汽、一汽、二汽、广汽、北汽等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与国际汽车巨头洽谈并最终与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外大汽车公司合资建立了中国的现代轿车工业。中方的意图是,引进外资和技术后,消化吸收并逐步建立自己的轿车工业。但事情发展并不像中方所希望的那样。虽然双方建起了中外合资企业,出于追逐利益的本性,外国汽车巨头与中国合资看重的是巨大的日益发展的中国市场,它们并不希望中国轿车工业发展起来后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于是在技术上对中方严厉控制。从上世纪80年代合资企业建立起到今天,国内几乎所有合资汽车企业的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外方手中,外方给什么技术就用什么技术,外方给什么品牌就生产什么品牌,在涉及汽车开发的核心技术上,中方基本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大量的技术转让费,品牌使用费源源不断地流入外方口袋,中方让出了市场却没有得到技术,汽车发展仍旧受制于外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大量的合资企业不过是外方的“装配厂”,外方一有风吹草动,中方企业就闹地震,此次日本大地震,由于核心技术产品全部在日方企业生产,中方合资企业的生产受到明显影响。长此以往,中国汽车工业将被人家扎住脖子,被外方牵着走,长期受制与人。正是因为如此,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2010年北京“中国汽车自主自主技术与产品展览会”上说:“去年我们成为了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但主要不是我们自己的车,主要是外国品牌汽车。有些人不识数,外国人把市场都占了还自豪。生产别人的汽车不是本事,生产自主品牌汽车才是本事。”

  由于起步较晚,又是靠仿制起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技术上先天不足,实力有限,产品在低水平、低质量、低价位徘徊,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和售后等环节都无法与合资品牌抗衡。多数自主品牌车企没有掌握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控制等核心技术。近200个主要汽车零部件品种中,几乎100%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和90%以上的ABS系统均依赖外资或合资零部件供应商提供。虽然奇瑞已经成为完全掌握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和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四大关键技术的自主品牌企业,但与国外国际著名品牌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

  自主品牌汽车“三低”的现状使得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产品的认知度和容忍度较低,这又直接影响自主品牌的市场形象,即使有些自主品牌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也无法获得品牌溢价。市场占有率低进一步限制了自主品牌的影响力。2009年自主品牌车企投放市场的产品为30余款,2010年大幅下降,投放市场的新车型仅有20款左右,与外资品牌差距巨大。这与自主品牌车企在新车研发及规划投入不足有关系,也与合资品牌在全国到处布点,将扩张的目标指向二三线城市,打压挤占自主品牌市场有关。

  为了掌握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党中央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培育发展自主品牌。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指出:“掌握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品牌产品产业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汽车产业应“重点研究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制造技术,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汽车计算平台技术,高效低排放内燃机、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技术,新能源汽车实验测试及基础设施技术等。”

  国际化大生产中,处于高端的是标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处于低端的是加工、组装,而决定品牌价值的往往是技术含量。自主品牌的核心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但核心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原创和继承。国外的汽车企业经过百年发展,经历了从零部件到整车,技术水平从初级到高级的全过程,掌握着汽车开发的核心技术,在动力、车身、底盘、变速箱、汽车电子、新能源等核心总成的研发上具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并不断改进和推陈出新。为适应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普遍建有庞大的技术研发机构,有着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每年投入巨额研发资金。相对于外方,由于起步晚,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基本上都是从仿制和装配起家,没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储备不足。很多企业虽然都相继建立了研发中心,但投资力度与技术人才双重缺乏,要在短时间内突破外方的技术封锁,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汽车开发核心技术,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的确困难重重。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魏巍】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