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1800万之后 我国汽车产业寻求“结构之变” (2)

2011年07月17日 17:0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第三个阶段的降幅,主要就是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变严,资金不断收紧。最新公布的6月份CPI指数是6.4%,创下今年新高,这对汽车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车市三个阶段下降,实际上都是政策性因素发挥作用,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自主品牌生存愈发艰难。”陈放鸣说。

  吉林北方汽车产业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研究部主任于甜甜认为,当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小排量汽车鼓励政策的退出,对低排量车型销售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对自主品牌影响最大;二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纷纷出台限购或限行措施,一线大城市的汽车销量明显回落。由于新车购买门槛大幅提高,考虑到车辆购买和更新成本,消费者购车会更加理性、车辆更新速度也会减慢,如此一来,一步到位选择一辆更高档的车,或者选择一辆性价比更高的二手车,会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这将把绝大多数自主品牌排除在外。三是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继去年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东风日产启辰之后,东风本田、南北大众等合资企业今年都将推出自主品牌。合资自主车型的抢滩登陆,对传统自主品牌车型显然是很大挑战。原先自主品牌赖以生存的低端汽车市场,将面临合资企业的合围,进一步挤压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随着合资企业产能的逐渐释放,其规模效益带来的价格优势将更加明显,中国自主品牌车的快速发展将面临最艰难、最紧迫的时期。董凯等一线销售负责人也表示,合资企业自主车型对自主品牌市场空间造成了一定挤压。

  1800万之后寻求“结构之变”?

  专家认为,当前国内汽车产业发展仍未摆脱“小、散、弱”局面,全国有27个省、区、直辖市都在生产整车,而即使是最大的前三家汽车企业,从全球市场角度看仍处于非常弱小的地位。业内专家建议,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下一步应积极调整国内汽车产业结构,由过去的“金字塔形”向“梭形”转变,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实力的整体跃升,加速向“汽车强国”迈进。

  “不少人认为,今年上半年国内车市出现了拐点,从产销增速看确实回落幅度很大,对国内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却是一个良好契机。”于甜甜说,入世十年,我国汽车业通过合资的方式学到了先进的技术、经验,经过十年的沉淀和积累,如今已经到了应该重新审视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新阶段。她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要重点发展自主产业。

  一些专家表示,前些年,大家一直说汽车产业要拿市场换技术,结果市场被拿走了,国内汽车市场大部分利润都被合资品牌拿走,可真正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换来。姜军认为,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应该逐步摒弃“拿市场换技术”的老路,应该立足自主研发,重点发展自主品牌。从长春一汽的规划看,“十二五”期间自主品牌发展要达到乘用车数量的一半,达到100万辆。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结构呈“金字塔形”,上端是进口豪华车,中端是大规模的合资品牌,大量的自主品牌处于中低端。于甜甜分析说,可从利润分配看,却呈现“倒金字塔形”,市场绝大部分利润都被进口车及合资品牌拿走,而国内众多的自主品牌始终处于利益链的最低端。“这种结构对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她说:“今后应逐渐向‘梭形’结构调整,即中低端汽车占小部分,中端车占大头,高端车也占一小部分,两头小中间大。”

  专家认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对于汽车产业在数量上没有过高的要求,需要的是汽车产业结构的转变。希望自主品牌车型提升质量,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近两年吉利、奇瑞等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并购国外知名品牌,充实自己的结构;希望自主品牌在“梭形”结构的中间部分占有一席之地,处于下端的低端车型虽然占小部分,但市场需求不一定缩小,当产业结构提升之后,回过头可以用二手车市场、汽车租赁市场进行补足。“国内汽车产业目前只注重前半段,后半段做得有限,大量自主品牌的低端车、廉价车充斥市场,不健康的结构也导致二手车市场难以发展。”于甜甜说。

  “今年对于国内很多产业都是一个调整年,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阵痛。”姜军说,“十二五”产业升级迹象已经很明显,汽车、钢铁等8大主要行业都要进行兼并重组,就是要着力扭转一些不健康的产业结构。他认为,市场只是一个表现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有一个升级、调整的过程,从“金字塔形”向“梭形”转变,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记者王晓明 姚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