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上汽打响自主保卫战:陈志鑫详解上汽自主路线图(2)

2011年09月21日 08:29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 452亿元的军备竞赛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作为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汽车产业更是如此。

  核心竞争力如何打造?首先需要的是巨额投入。“截至目前,为了打造强势自主品牌,上海汽车已经投入了230亿元,‘十二五’期间,还将投入222亿元。也就是说,到2015年要达到452亿元。”陈志鑫说。

  这是上汽方面首次披露的一组数字,足以显示上汽对自主品牌建设的坚定决心。纵观国内的汽车大集团,具备这样实力、决心和气度的还真是凤毛麟角。

  一直以来,汽车大集团的自主发展始终受到业界诟病。干好自主,是中国汽车工业赋予他们的使命,也是国人对他们的期许。

  2010年,上汽集团销量突破358万辆,在全球汽车行业排名第8位。在今年7月7日公布的世界500强排名中,上汽位居第151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汽自主的确到了该发力的时候了。

  ■ 自主保卫战沙场点兵

  从上汽本身来看,经过5年多积累,上汽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在国内已经进入第一梯队,但是品牌的美誉度还在第二梯队。上汽决定用加快研发来解决这一问题。

  如今,上汽的技术研发中心已经形成“中国首创、上海主导、英国联动”的模式,有300多位英国工程师为上汽所用。上汽已经整体拥有2300位工程师的研发团队,预计到2015年,研发工程师团队将扩充至3500人。

  在中国,合资企业的研发能力主要集中在车身研发,像底盘研发这样的关键技术基本没有,这些是跨国企业技术垄断的“黑匣子”。上汽相信,自主品牌可以做到,可以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哪怕是做一个螺栓,它的抗压强度应该是8.3还是10.9,上汽都要自己测算。

  据了解,上汽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器变速器预计将于明年投产,目前正在做可靠性实验。1.0升~1.4升小排量发动机预计在2014年9月投产。值得一提的是,1.0升发动机技术和欧洲同步。上汽预见在未来的3~5年,1.0升的三缸增压发动机将是趋势,因此正向欧系小发动机领先技术迈进。其大排量发动机中的2.0升~2.4升即将采用直喷增压技术。

  所有一切表明,上汽正在打一场自主攻坚战。为了打赢这场战役,上汽显然有备而来。

  ■ 上汽自主“一二三”

  规模可以复制,技术可以收购,人才可以获取,不可复制的是什么?文化。

  “‘青出于蓝’的学习能力和‘胜于蓝’的创新能力,是上海汽车的独特之处,也是上汽自主品牌和企业文化的灵魂,是我们的软实力。”陈志鑫说,“对于上海汽车而言,不一定非要达到某个销量目标,更重要的是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在陈志鑫看来,上汽打造自主品牌将围绕“一二三”展开。一个目标:打造具备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国汽车强势自主品牌;两个能力:“青出于蓝”的学习能力和“胜于蓝”的创新能力;三大优势:研发优势(中国主导、全球联动、一头在海外,该模式受到温家宝总理高度评价)、制造优势(上海制造、临港模式,已经成为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观摩学习的榜样)、服务优势(首创“宅捷修”上门服务)。

  “有人说荣威、MG车的价格太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没有一个零部件比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的差。”这是陈志鑫的原话。这句话透出的,是上汽发展自主的志在必得。在风云变幻的汽车“江湖”中,陈志鑫正导演着一部励志大戏。

  ■ 对标国际认清自我

  一切看来将水到渠成,但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大。今年上半年,上汽自主品牌销量比原定目标下降了2~3万辆。对此,陈志鑫在寻找答案。

  “与有上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相比,自主品牌的综合竞争力有很大差距,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品牌、研发能力、全球化程度三个方面。”陈志鑫保持着惯有的清醒说。

  第一是品牌。国内自主品牌普遍采取低价入市的策略,由于产品性能与合资企业相比仍有差距,在经受一定市场检验后,自主品牌的溢价能力难以提升。比如,一些自主品牌产品上市时价格能定在15万元左右,1年后却不得不退回10万元之内。这种价格上的被迫跳水,说明自主品牌汽车的溢价能力很弱。

  第二是产品研发能力。不是说中国企业研发能力差,而是技术积累的时间不够。同样是初出茅庐的工程师,如果在合资企业会成长很快,在自主品牌企业往往不行。最近几年,上汽吸引了大量“海归”,但是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关键是没有成熟的开发体系。

  第三是全球化程度不高。在整个产业链布局中,跨国公司优势明显,导致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在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处于下风,这是自主品牌车企和整个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张彦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