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防洪减灾不止于“疏”和“堵”

2011年01月30日 21: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视频: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  题:解读中央“一号文件”:防洪减灾不止于“疏”和“堵”

  中新社记者 石岩

  中国官方于29日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8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同时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全面部署水利工作的文件。立足于防洪减灾的角度,这一文件的发布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国土广袤,各区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而就灾害发生频率和灾害影响而言,水旱灾害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最大,统计显示,中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遭受洪涝灾害威胁。

  作为自然灾害面前最为脆弱的产业,农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坚实水利基础的支撑,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有基于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

  针对如何有效提高防洪减灾的能力,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许世远告诉中新社记者,“防患于未然”,进行风险分析,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是国际灾害管理的发展方向。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是开展综合减灾和制定应急管理对策的基础和依据,是当前国际社会、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29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5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其中提到,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这与许世远的“防患于未然”主张不谋而合。许世远带领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灾害研究团队,长期来着力于构建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城市安全预警体系,加强灾害风险管理,促进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此外,一号文件还提出,要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快蓄滞洪区建设,抓紧建设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加强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已发去的水土流失防治等。正如一位水利学者向记者解读的,“该疏则疏,该堵则堵”。

  事实上,无论是“疏”还是“堵”,更多是从致灾因子出发控制灾难,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石勇博士认为,灾害研究正在由致灾因子论向脆弱性研究转移,这就决定了,除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外,应把注意力更多集中于灾难产生的社会经济系统。

  石勇介绍,自然灾害造成的灾难,多半源于脆弱的难以承受灾害的社会经济系统,因而,脆弱性是理解灾难本质的前提,也是防灾减灾过程中人类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在自然致灾因子很难被掌控的前提下,为降低灾情损失,减少脆弱性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