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东莞产业遭遇“三挖” 本地人能否“顶硬上”?

2011年02月25日 10:3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人才市场,一些求职者正在寻找合适自己的职位。
从“民工潮”到“用工荒”。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本地人嫌工资低、太辛苦而不愿进厂做工

  -有企业表示解决用工难关键还靠外地人扎根发展

  -专家建议将合适的外来人口转为户籍人口,让常住人口逐步转为户籍人口,防止技工等阶层的回流或分散

  随着经济格局逐步变动,遭遇“三挖”(挖普工、挖技工、挖高管)的东莞,如何避免由此或将带来的产业空心化?

  “补贴+奖励,力推本地人就业创业。”东莞官方正通过大手笔,力助本地人就业创业——最近召开的市长办公会透露,仅今年,东莞将斥资2.93亿元力助本地人就业创业,其中,不少资金将通过补贴、奖励等形式,力助户籍村民就业。

  而在22日举行的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东莞市市长李毓全,副市长李小梅在出席东莞分会场会议时也透露,东莞将加快建设技师学校、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理工学校新校区等三个重点项目,打造全市技能人才培训的龙头基地。

  在外来工逐步“退潮”的今天,政府力推本地人接棒就业,本地人愿意吗?政府如此大手笔,是否真能推动大批本地人就业?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走访,为您呈现来自户籍村民、企业、中介等各方的声音。

  记者调查

  本地村民:宁可摆地摊也不进工厂

  东莞本地村民到底愿不愿意进工厂做工?他们对于政府鼓励本地人进厂工作的问题上又有哪些看法?记者采访多名本地村民发现,本地人进厂做工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关键不是政府鼓励不鼓励的问题,而是太辛苦了,而且收入又低,我是不可能去工厂做普工的,本地人谁愿意去?除非没有选择,才要去的。但技工还是可以考虑,因为收入相对要高一些,而且也没那么累嘛。

  ——道滘镇村民永庆村村民李先生

  有厂家说,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3000元,但那要加多个小时的班,才有这些啊?底薪是每天工作8小时大概1200元左右,加班平时8~9元/小时,假日12~13元/小时,按平时加班时间算,则要加100个小时才有800~900元。一个月平均一晚要加3个小时左右的班。这样每天要上11~12个小时的班,且要算上星期天加班才有两千多元一个月的工资,还要扣点伙食、住宿等费用,一个月还能拿多少钱?

  ——石碣镇桔洲村胡先生

  我宁可摆个地摊,也不愿意那么累死累活地干,受不了的,而且家人也很心疼的,怎么可能还会经常回来吃饭,有上厕所的时间都算是好的了。

  ——石龙镇西湖村陈小姐

  我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他去学技工的话,我还是支持的,但普工就算了。闲着没事干的话,在管理比较宽松、有一定自由度的村民车间,我还是可以考虑让他去的。

  ——厚街镇珊美村梁女士

  本地人进厂

  那些事……

  企业管理人员:

  本地员工不好管

  来自河南周口的全国优秀农民工、东莞市大河劳务派遣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自连来莞至今已有20年,但依然是一名无法“本地化”的新莞人。

  “这二十年,我帮助10多万人进厂就业,但介绍东莞本地人进工厂的很少,加起来最多就100多人。”孙自连说,不是不想介绍本地人进厂就业,而是很多本地人根本就不愿意到工厂上班。

  “本地人打工很少,进厂上班的挺多也是做文员等办公室之类的,而且也不稳定。”孙自连称,有企业告诉他,送来的本地人,上班不大踏实,甚至原本是下午5点半下班的,可能5点就走了。

  “解决用工难问题,关键还得靠外地人扎根发展。”孙自连建议,东莞应当打造便捷的接纳平台,使“外来化”人才本土化,进而更好地为我所用,促进东莞稳定发展。

  厚街劳务大市场营销总监黄京也表示,本地人打工的意愿不强,打工的也很少,在制造业企业上班的就更少了。

  “主要是本地人家庭条件比较好,很少有来自吃穿等基本生存方面的压力,就业积极性不是很高。”此外,企业也不想和本地员工发生冲突,因为一旦发生了,本地人关系复杂,也会给企业管理带来麻烦。

  从惠州嫁到东莞市桥头镇邓屋村的唐如顺,曾在村委的“撮合”下,于2006年在桥头镇溢丰玩具厂的“特殊车间”(专门安排本地人就业)上班,并担任小组长,负责监工一职。

  “特殊车间的工人很难管,上班经常说话,而且很大声,甚至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工作,要她们不吵又不听,很难管。”当初,唐如顺如此描述当时的情形,“平时每天都有三四个人请假,请假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自己不舒服或家里小孩生病了,最多时一天请假达20多人。”

  为何出现20多人同时请假?据她介绍,这些特殊车间的工人,大都来自同一个村,村里一有人结婚或死亡,就会有一帮人请假去参加婚礼或丧礼。

  企业董事长:

  本地员工稳定性高,工作其实并不差

  如今,近四年多的时间过去,唐如顺之前陈述的情况,会有所改观吗?昨天,桥头劳动分局综合办主任邓志光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种情况大为改观——溢丰玩具厂的“特殊车间”运转很好,而且从事工作的本地人也增加好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