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泰菲马三国缘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图)

2011年07月14日 09:3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泰菲马三国缘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图)
    菲律宾马尼拉南部帕赛市的棚户区,与不远处高楼林立的商业区形成了鲜明对比。人民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走进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马卡迪商业区,可以看到很多豪华的高档酒店、饭店和商场,但在不到十分钟车程之外的地方,又有着大片简陋破旧的棚户区。不久前的一场大火,使近万居住在这个区的穷人无家可归。

  在亚洲的一些都市,这样贫富严重对立的现象并不少见。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认为,贫富分化、城乡对立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表现。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未能摆脱对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未能转向基于创新和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该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缓慢甚至相对下降。从一些拉美国家的情况看,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同样也进入了社会矛盾凸显期。

  根据世界银行现在的“标准”,人均收入在996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在996美元至12195美元的为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在12195美元以上是高收入国家。目前,世界上共有31个高收入经济体,其人口均在300万之上并且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自1987年以来,世界上有28个国家一直保持在中等收入的行列中。在亚洲,有3个国家在这个行列中保持的时间最长,它们是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

  快速发展的车轮放缓

  菲律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亚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世界银行称其为“未来经济强国”。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菲律宾的经济发展起起伏伏,直到最近一两年才有所加速。据世界银行统计,菲律宾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在2000年时为3600美元,2005年达到5000美元,2009年又回到了3100美元,2010年则估计在3700美元。

  泰国在东南亚曾是令人羡慕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初就进入中等收入行列。时隔30年后,泰国的人均GDP仍然只有4100美元。不少多次来泰国的人都表示,这里和以前没什么太大变化,而游客在曼谷市中心看到的,又常常是“红黄两军”示威者的尖锐对立。

  马来西亚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本报记者近日乘车进入首都吉隆坡,远远就看见高耸入云的双峰塔。这座高452米的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办公大楼,是吉隆坡的地标,也是马来西亚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象征。巧合的是,双峰塔落成于1996年,而在次年马来西亚就遭受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次危机可以被视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分水岭。此前,马来西亚曾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保持年均约8%的经济增长率。2000年,马来西亚人均GDP重新回到危机前的水平,但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滑,年均增长仅约5%。

  两极分化加剧是主因

  究竟是什么拖住了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车轮呢?尽管三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和社会情况不同,但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贫富差距大、人才缺乏、官员腐败和政局不稳等,是导致无法提升国家生产力实现经济转型的几个主要原因。

  菲律宾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艾曼纽尔·德迪约斯认为,菲律宾没有解决好社会不平等的问题,这要归因于被殖民的历史。在殖民者统治下,这个国家的分配基础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土地分配不公平。土地分配问题40多年来一直没能解决。农业产权不明晰,小农户受大公司和大地主的挤压而无法生存,越来越多的农民逃离农村,他们在城市里找不到有固定收入的工作,结果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

  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贫困人口约占菲律宾总人口的1/3,而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使菲新增412万贫困人口。贫富分化不仅造成贫困人数增加,也使人口素质难以提升。菲律宾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阿赛尼奥·巴里萨康教授认为,菲律宾的城乡差别太大,农村过于贫穷,因而对消费的拉动有限,生产率难以提高,无法提供经济转型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