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空地大战”拉开序幕 持久战倒逼民航多元突进(3)

2011年07月20日 13:46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远洋对此举表示认同:“从机型和业务结构形态看,中国航空公司多以大飞机运营干线航空为主,这是由来已久的结构缺陷,只不过高铁的冲击放大了这一结构缺陷带来的负效应。事实上,在中短程距离范围,用小飞机运营更经济,一是运营成本低,二是可保证上座率,这确为应对高铁冲击的有效之举。当然,需要在机型选择和机舱布置上做精心考虑,以改变人们心中形成的‘小飞机不如大飞机舒适’的习惯思维。”

  在高铁的“高压”下,很多航空公司将目光放到了拥有广阔市场空间的国际航线上。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通航协议,但中国公司们仅仅开通了其中54个国家的定期航班,包括在美国的航权也有50%从未使用,市场潜力很大。

  南方航空公司今年已陆续开通广州到奥克兰、阿姆斯特丹、温哥华等地的国际直飞航线,期望未来几年能将上述比例提高到30%;国航今年全年将引进超过30架新飞机,其中近1/3是双通道的宽体客机,用来执飞国际远程航线;东航也拟将国内国际航线占比从7∶3提高到6∶4。

  值得关注的是,民航在与高铁竞争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二者的合作点。其中,近期被热议的“空铁联运”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的“空铁联运”,是指航空运输与铁路运输之间协作的一种联合运输方式,参与者包括民航机场、航空公司、铁路系统等。目前,全球约有120座机场建立了“空铁联运”的模式。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就是其中的典范,中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等也已小试牛刀。

  今年5月,天津航空联手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京津城际高铁推出“经津进京”服务产品,共同打造空铁联运新型服务模式。天津航空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到,持有“经津进京”机票的旅客可实现“一票通全关”,享受空地一体化、无缝隙链接的空铁联运服务,保证在不增加出行成本的前提下,可以为目的地为北京的旅客带来新颖的旅行体验和更多的便利,同时广大旅客也有了更多选择航班的余地。

  然而,对于“空铁联运”,很多人并不看好。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表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国内运营“空铁联运“的机制还比较欠缺,所以对此项举措并不抱太大希望。他表示,建立航空联盟,提高飞机互用时间等创新措施,可以成为民航新的竞争途径。

  高远洋也表示,国外有“空铁联运”的成功先例,但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机场与火车站相距遥远、且交通不便,“所以这一想法很好,但不现实。”

  孟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