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2万亿债务重压 铁路多元化投资要破局(2)

2011年07月21日 14:3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身背2万亿债务铁路多元化投资摆上议程

  而快速增长的投资背后是巨大的偿债压力,2010年12月31日,铁道部负债合计1.89万亿元,较2009年底增45%,负债率为57.45%。而2010年铁道部还本付息的金额高达1501.17亿元。于此相比,铁道部目前的现金流已经十分吃紧。根据大公国际出具的评级报告显示,铁道部的资产中,流动资产合计仅为2949亿元,占比仅为8.95%,而大量存在的是固定资产净值和在建工程,难以变现。更有财务专家指出,铁道部真正可以动用的经营现金流仅为1587亿人民币。

  “若2011年铁道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年初公告的8500亿元,那铁道部2011年应付债券、银行贷款本利之和将达到1175亿元。考虑到今年通货膨胀压力加剧、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预计铁道部面临加息,财政压力将继续增大。”兴业证券在报告中预测,2011固定资产投资恐难达标,铁路投资在下半年有可能将实现负增长。

  前面有高投入的压力,而铁道部本身债券融资的空间却已经越来越狭小。“即使考虑每年1000亿元的资本金增加额,但是如果要维持现有投资规模,到2015年铁道部的负债率必将超过70%,根据发改委关于铁路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5%的规定,铁道部增加债务融资的比例没什么空间了。”中信证券的报告预测,到2015年铁道部的利息支出将高达2000亿元,与当前铁道部的流动资产总额相差无几。

  “我们不能太苛责铁道部,铁路这块投入期长,收益慢,说实话谁也没有接盘的实力。”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铁道部的困局很大程度上也是当前社会公共投资困难的写照,“投资模式的多元化或者是在提升运营效率之外的解决铁路投资难题的另一个重要解决途径。”

  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出现了些许端倪,据悉,此次京沪高铁出资方已经吸纳了中国平安、社保资金、国有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国资,社会化资金的参与占到了48%。市场纷纷预测京沪高铁可以通过客流量大自然增长逐步实现盈利并进行资本市场融资,如果能够顺利IPO,那么其他客流较大且能够实现盈利的高铁资产如京津和武广高铁将来的证券化也将走上日程,这也为整个高铁资产化的破局带来了新的答案。

  “如果一切顺利,现在已经上市的几个上市公司很可能成为壳资源,装入相应资产。”有分析师预测,“按照业务板块的划分,大秦铁路有望成为煤炭运输通道的整合平台,广深铁路有望成为京广线资产的整合平台,而铁龙物流就可以装进相关的运输资产。”不过,他也坦承这一切还是要取决于铁道部的市场化改革步伐。

  ■南方日报记者 钟啸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