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连“打酱油”都要悠着点的生活何时休?(3)

2011年08月15日 10:23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化学酱油”是否安全不能全凭专家一张嘴

  由于相关专家总爱辟谣,公众早就有了一种固定判断模式——凡是专家否定的一定是真实的,凡是相关部门和专家称“没调查的必要”的一定是在逃避责任,凡是专家称之为安全符合国标的大伙就要提高警惕了。在“凡是”思维的指导下,公信力则在逐渐远去。这么判断不能说毫无道理,但如果都按照“凡是”来判断那一定是有问题的。要知道,专家不一定永远是错的,只是谣辟得多了公众才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很简单,开诚布公,实事求是。
  
经常上网的朋友不难发现,专家和相关部门总是在报道出来之后才匆忙辟谣,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许多安全危机都是媒体报道出来的。如果再细化,还会发现许多有争议的食品添加剂,往往是境外媒体曝光,随后才在大陆流传开来,然后相关部门辟谣否认。而随着事件的发酵,媒体会主动承担起“掏粪”角色,找出更多令人不寒而栗的食品问题。专家辟谣的惯用手法,大概也就那么几类:符合国家标准、在我国是合法添加剂、少量食用不会对公众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技术无法判断、没有响应标准……
  
至于为何这些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专家没有说,面对种种困惑,公众多是依靠媒体仅有的一点材料分析。换句话说,我们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到开诚布公,没有食品安全信息的及时公布,也没有相应的常识普及,甚至不存在专门为公众需要做研究的机构。标准的制定总是依赖官方机构,这本身就意味着信息不对称。
  
说了这么多,回到“化学酱油”的问题上,我们看见的是相关部门的辟谣之举——包括水解植物蛋白在内的7种化合物都不是非法化学物质,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之分,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不过,面对这种解释公众并不买账,原因就在于公众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你说安全就是安全的,凭什么?这方面的信息匮乏使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成了公众的判断标准。
  
“化学酱油”安全与否凭的不是一张嘴,而是实在的科学依据。相关机构也应把所有信息都公布出来,不仅包括这些物质是什么东西,还要有专家判定其安全的标准,以及如何得到这个标准。更重要的在于,这种信息的公布应该成为常态,每隔一段时间要向媒体公布一次研究结果。(红网/戈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